中国古诗词的重要性
1.现今学习古典诗词的意义是什么
现今学习古典诗词的意义:
古典诗词不仅浓缩了国家民族发展的方方面面,也概括了人民生活的细枝末节,是中国历史的精华。古典诗词有助于今人更好的理解历史。 中国人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也就汲取了发展智慧。古典诗词锻炼了中国文化的含蓄内敛,中国的知识精英讲究精神交流,文人墨客都是在一唱一和中表达观点,头脑风暴的。
一、古典诗词是历史的精华。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历史悠久、绵延不绝的国家,这是中国与众不同、卓然独立的关键内在。比起西方国家,中国的文化传统、民族性格有截然不同的地方。比如说西方国家的艺术代表是雕塑建筑,而中国则是诗歌书画。
历史传统就有注重诗教,而诗歌创作和推广更是绝无仅有的,从周朝开始的采风辑《诗经》,到孔子不遗余力的推广教化,这是中国现实主义精神传统的发轫,自此中国人的智慧总结就离不开诗歌表达。
第一骚客屈子胸怀理想与苦闷投身汨罗,写下了光照千古的伟大诗篇《离骚》,成就开山绝唱。自此开创了中国精英文人浪漫主义先河。
中国人尊重历史,善于从历史的角度观察问题,总能得出公允的结论。而近来南中国海中菲“黄岩岛”之争就是菲方无视历史的结果。未来在国际社会上捍卫主权的时候,仍需要将历史依据讲给世人听,假使征伐师出有名;古典诗词在中国一直承担着浓缩历史、记述历史的作用。近代诗人黄遵宪的一句“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传达给了清政府无能在甲午战败后屈辱割台湾给日本的历史;诗圣杜甫的作品被称之为“诗史”,可能从卷贴浩繁的官方史册上并不能了解“安史之乱”对社会民生带来的具体影响,而从《三吏》、《三别》,从一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诗句中今人也能感同身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动荡历史。
古典诗词不仅浓缩了国家民族发展的方方面面,也概括了人民生活的细枝末节,是中国历史的精华。古典诗词有助于今人更好的理解历史。
二、古典诗词是智慧的源泉。
中国人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也就汲取了发展智慧。古典诗词锻炼了中国文化的含蓄内敛,中国的知识精英讲究精神交流,文人墨客都是在一唱一和中表达观点,头脑风暴的。 从一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诗中能感受到一种永恒亘古的孤独感;从“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中感受到天才的自信和气度。
古典诗词陶冶了中国人的性情,培养了中国精英的胸襟和豪情。正如中国文化是一脉传承的,在文学艺术创作中今人都能汲取到古典诗词的智慧。当今台湾著名填词人方文山,香港著名填词人林夕都是有较为深厚的古典诗词造诣的。他们在古典诗词当中获得灵感和有益的启示。创作了一首首风靡年轻人的流行中国风。
三、古典诗词是民族崛起的精神支持。
中华民族曾经辉煌灿烂,但也经历了近代的屈辱历史。如今民族崛起的号角已经吹响,如何树立好今天的强国心态,不妨钻进古典诗词中的灿烂篇章,以资参考。这其中有鼓舞人心、激励人民的雄心壮志初唐边塞,有民族主义豪情洋溢的满江红,在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降落在这一代人的身上的情况下。在西方强势文化的猛烈攻击下,如何保留自己的民族特色,重新回到世界舞台的中央,就需要坚持优秀传统,自觉抵制外来文化的侵蚀。
中国人要表达自己的心声,要在西方文化的夹击下树立信心,就要充分挖掘传统文化,挖掘古典诗词的丰富宝藏。在世界发出真正的东方声音。
不妨梦回大唐,国家敞开胸怀欢迎四海万邦,兼容并蓄,歌舞升平,唐人的心态当是今人的标杆;大中华两千年的四方来贺,近代忽然出现了个崇洋媚外的词眼,愿回归到古典诗词中的精神状态,让崇洋媚外成为华夏历史的小插曲,小警告,小鞭挞。
古典诗词是绝无仅有的精神宝库,她涵盖了一切中国人的精神情感。无论世界多极化如何发展,国际情势如何复杂,运筹帷幄,纵横捭阖的中国人都不会失去信心,那一首首绮丽诗篇将为中华民族的崛起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2.古诗的意义
古代人所作的诗。
附资料。
“古诗”的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诗。约在魏末晋初,流传着一批魏、晋以前文人所作的五言诗,既无题目,也不知作者,其中大多是抒情诗,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被统称为“古诗”。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说诗□语》)晋、宋时,这批“古诗”被奉为五言诗的一种典范。西晋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东晋陶渊明、宋代鲍照等,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到了梁代,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更从理论上总结评论了“古诗”的艺术特点和价值,探索了它们的作者、时代及源流,并大体确定它们是汉代作品。同时,萧统《文选》,以及陈代徐陵《玉台新咏》又从诗歌分类上确定了“古诗”的范围:凡无明确题目的作品,有作者的称“杂诗”,无名氏者为“古诗”。因此,梁、陈以后,“古诗”已形成一个具有特定涵义的专类名称。它与两汉乐府歌辞并称,专指汉代无名氏所作的五言诗,并且发展为泛指具有“古诗”艺术特点的一种诗体。而《古诗十九首》便在文学史上占有“古诗”代表作的地位,这一标题也就成为一个专题名称。
[编辑本段]古诗体,又称古风。
俗话说:唐诗、宋词、元曲,可见唐诗多么重要!
唐代以前的古诗体是一种不讲究格律,也没有字数句数限制的诗体。唐以后,由于近体诗的产生,诗人为了将古体诗与新兴的格律诗相区别,便有意模仿汉魏六朝古诗的写法,在某些方面加以限定,从而形成了唐代古体诗的固定模式。其结果就是把唐以前完全自由的诗体,变成一种处于格律诗与自由诗之间的半自由诗。
古体诗的字数和诗行:
古体诗没有固定的诗行,也不会有固定的体式。所有古体诗都是按照诗句的字数分类。四字一句的称四言古诗,简称四古;五字一句的称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七字一句的称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四言诗,远在《诗经》时代就已被人们采用了。但至唐代却逐渐衰微,写它的人很少了。所以古体诗仍以五言、七言为代表。
五言古诗,是古体诗的正统,写的人很多。
七言古诗,不是古体诗的主流,这是它起源较晚的缘故。所以,七言股风颇受七言近体诗的影响。
五言古诗和七言古诗,都是字数整齐的古体诗。另有一类杂言古诗,诗行里的字数长短相杂,参差不齐。
古诗词包括以下内容:
从时间上说指1840年前中国的诗歌作品;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词是宋代人的发明,又叫长短句。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
古体诗
古体诗是依照古代的诗体来写的。在唐人看来,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因此,所谓依照古代的诗体,也就没有一定的标准。但是,诗人们所写的古体诗,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受近体诗的格律的束缚。唐初开始形成的、在字数、声韵、对仗方面都有严格规定的一种格律诗,就是我们所说的近体诗。近体诗是同古体诗相对而言的。唐代以及其后的诗人仍有写古体诗的。 我们可以说。凡不受近体格律的束缚的,都是古体诗。 古体诗分为四言古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 近体诗分为绝句、律诗。
古诗体式简谈兼对中学课本两处诗体说法的商榷
我国古代诗歌体式繁多,在古诗的分类和叫法上也众说纷纭。尤其是对于乐府、古风、歌行体三类诗,更易混淆。因为,从形式上看,乐府体与古风都是五言体,七言古诗与歌行体都是七言体,很难区分。但是,从古代以来,人们比较一致地承认它们在表达内容、手法、风格特色的区别,对它们有约定俗成的称呼。
3.古诗词的时代意义
古代诗词尤其注重讲“美”“刺”。《卖炭翁》、《伤田家》、《泊秦淮》、《朝天子·咏喇叭》等诗词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败、黑暗和罪恶,表现了作者对苦难人民的同情;对剥削、压迫者的谴责和痛恨。讲读这些诗词,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必然灭亡的历史辩证规律。透过“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类吟咏古代沧桑的诗词,可以使青少年了解社会发展史上的“新陈代谢”初步认识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规律。
在商品经济迅速发展,部分人片面追求物质享受的今天,唐诗中“千山鸟飞绝”“月出惊山鸟”的飘逸、幽隐,宋词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清高、洒脱,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莘莘学子们对人生理想的追求,教会他们正确的对待金钱冲击下的种种社会现象;“不见连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这类积极“入世”的诗歌,又可以使用来教导青少年在“入世”之时,还要紧跟时代步伐,主动在社会大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总之,通过学习这些诗词,学生们可以体会到我国古代优秀世人所具有的爱国主义热情,高尚的民族气节,浓郁的忧患意识,深刻的人生体验……并一定能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争做一名合格的跨世纪青年学生。
没有美的教育,是不完美的教育。初中语文课本中选古诗词“视之则锦绘,听之则丝簧,味之则甘腴,佩之则芬芳,”正好可以用来进行美育教学。
一些描写大自然的诗词可以使学生们超越时空,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异地异时的自然美景。《无衣》这类群情激昂的诗歌则可以使学生对社会美有一定的认识。研读“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学生们可以领略到绘画艺术及语言巧妙构思之美。《江南》一类诗歌的反复咏读,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艺术和谐的韵律美,鲜明的节奏美。“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的典故使中国文字锻炼美尽出矣。
对这些古诗词的学习,学生们还可以初步涉猎到一些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和美学理论。王之涣的《凉州词》与志南和尚的《绝句》的比较分析,姚鼐提出的“阳刚美”“阴柔美”可略见一斑;“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所表现出的意境,正是王国维“境界说”中的所谓“小境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出的“无我之境”,也正是王国维推崇的理想之境界……让学生较早了解中国传统美学的精华,这对于他们今后走完一生的生活之路,学习任何一门科学技术,从事任何一种有价值的事业,都会有难以估量的特殊意义。
综上所述,“不学诗,无以言”,古代诗词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是不可低估的。但诗歌教学不是政治教育课,也不是纯粹的消遣,更不是文史知识的简单识记。在教学中,我们当把这三者有机、灵活的结合起来,既要避免片面性,也不能面面俱到。这样才能使学生们从祖国诗词宝库中汲取丰富的营养,真正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
4.古代诗词对当代人或当代社会意义和价值
(一)古典诗词的和谐意蕴可使现代人获得心灵的宁静与和谐 在高科技迅速发展、市场经济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当代人与人的关系越来越疏离。
家庭解体,老小失养,孤寡无助是处有之。加之就业与职场竞争激烈,生活节奏紧迫而急促,给人的精神带来极大的压力。
凡此诸种压力导致心灵世界的失衡,焦虑、苦闷、烦恼、孤独、空虚、痛苦等等随之产生。如何调适心灵世界的冲突、化解精神矛盾,成为当今人们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目前社会上各种心理诊所的涌现,都是为解决这些问题而来。但是,人类自我心灵世界的平衡、宁静、快乐、和谐,靠异己的权威和力量、靠外在的东西并不能真正解决,它必须依靠人的自我调适。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资源可资利用,如老子的“少私寡欲”,庄子的“心斋”、“无功、无名、无己”,儒家的“养心”与“乐道”等。除此之外,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古典诗词的和谐意蕴也是化解人们心灵冲突、进行自我调适的良方。
当你心情苦闷思想困惑,特别是感到怀才不遇的时候,读一读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屈原的《离骚》,游心于这些天才诗人所描绘的理想天国、人类的“可能世界”,心灵自会得到一种慰藉,获得平衡和宁静,由冲突进入和谐——哪怕是短暂的。(二)古典诗词的和谐意蕴有助于调和现代人际关系 在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当下,人与人关系紧张。
且不说官场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甚至互相残杀,夫妻离异、父子反目、兄弟阋墙、朋友背信弃义等亦多有存在。中国古典诗词的和谐意蕴对于调和现代人际关系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浙江那位杀母的少年,如果在杀母前有机会读一读孟郊的《游子吟》,或当他实施行动时耳边传来《游子吟》的诵读声,或许悲剧就不会发生。据《世说新语》载,魏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曹植于七步中作诗,诗不成者行大法,必随步应声便为诗云云。
为了王位之争,曹丕欲置其同母弟曹植于死地;可当曹植应声写出著名的“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七步诗》后,“帝深有惭色”,赦免了曹植。
这说明曹植的诗感动了曹丕,得以免遭杀身之祸。这是一个反面的例子。
《七步诗》表达的不是兄弟友爱之情,而是批判同室操戈、骨肉相残的行径,但它依然蕴涵有“兄友弟恭”的“和”的思想;它以不该怎样的陈述表达了应该怎样的内蕴,这正是它感动曹丕的地方。当然,曹丕的“深有惭色”,也说明他良心没有完全泯灭,尚有“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