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积累小课题阶段汇报
1.古诗词诵读课题主要有哪些阶段性成果
1、课堂引诗文
在课题实施中,我们提出了“让古诗文走进课堂”与“新课改同行”的要求。老师们课堂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方法,让学生感悟诗文的内涵,并引导学生围绕课堂学习的内容,去搜集与之相关的古诗文。如学习《示儿》这首诗,引导学生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学生很快就领会作者对祖国山河热爱之情;学习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古诗时,同学们很快会诵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劝君更尽一杯洒,西出阳关无故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等送别诗句。当我们教学到感谢母亲的恩情时,同学们会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游子吟》和《三字经》中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感悟母亲的伟大,反哺之情油然而生……这样的教学案例真是举不胜举。学生百读不厌,回味无穷。学校还根据我们的校园实际情况,编写了校本教材《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读本》,其中的古诗文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们爱不释手,他们主动到唐诗、宋词、《论语》、《千字文》、《弟子规》等书籍中去搜集相关内容,探究其中的含义,在教学对对子的时候,全校师生根据《笠翁对韵》的书籍,将小学阶段有关对对子的内容一诵到底,用以“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等名句引领学生诵读《笠翁对韵》。
2、活动诵诗文
一是开展“每天一诵读”、“每周一诗”、“每月一主题”活动。各班都精选《好诗伴我成长》一书中的名句、名篇,在黑板开辟一块“古诗文天地”专栏,每天抄一句名言,或一首古诗,利用晨会、大课间和上课的前两分钟让学生读背。每天保证10-20分钟的诵读时间。在理念上,我们提倡“休闲诵读”,不强加“任务”,不影响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快乐地阅读、背诵古诗文。
2.关于古诗句的研究报告
小学高段古诗“专题学习”的教学实践 内容提要: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少年儿童珍贵的精神营养品。
国家教育部新近颁布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学生在小学阶段必须背诵古诗词80首。但在现实的教材中(浙教版)古诗学习内容还是非常之少,整个小学编排在课本中的古诗只有25首。
每学期用于古诗教学的课时也非常有限。为了激发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和欣赏能力,提高古诗教学的效率。
笔者在小学高段进行了古诗“专题学习”的教学实践。“专题学习”是将古诗学习内容根据诗人的写作风格,选取的题材和描写的主题内容等分成各种专题,让学生在积累中感悟,在对比中体验,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语言感悟能力,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水平。
“专题学习”让学生既有自主探究的自悟过程,又有合作欣赏的分享过程。不仅使学生积累了大量的优秀古典诗文,扎实了古文功底,提升了文学修养。
同时,也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与提高。 关键词: 古诗 专题学习 积累 感悟 赏析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
并按照小学生认知规律,遵循语文教学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各年段作了相应的教学要求:第一学段,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二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三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新课标还要求中高年级的学生阅读诗歌,要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这给我们小学古诗教学带来了新的思考。
在小学加强古诗词教学,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多读古诗词,将有利于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感情。
但在现实的教材中,古诗学习内容还是非常之少,每学期只有2-3首的内容安排,古诗教学时间也有限。为了在古诗教学中进行拓展性阅读,老师往往采用这样的方法:先进行课内古诗的教学,然后在课余时间补充一些课外的诗词。
这样做虽然能达到学生古诗的积累量,但不足的是所补充的诗词随意性较大,不利于学生的感悟和欣赏。 诗歌是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它言简意赅,富有强烈的情感和深邃的意境。
它如一幅幅中国水墨画,给学生留有丰富的想象空间,独特的个体情感体验的空白。古诗词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学生古诗阅读的过程应该是一个自我积累、自我感悟、自我熏陶的主动学习的过程。
古诗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怎样才能将课外补充的内容与课内教学的内容紧密地联系起来,甚至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感悟课内知识呢?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古诗“专题学习”不失为一种有效古诗教学方法。
古诗“专题学习”使我们教材的呈现方式多样化,学生在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的学习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学会与人合作交往。 古诗“专题学习”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得到时空的保证,教师在古诗学习中是学生的合作伙伴。
俗话说:“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在诗歌赏析中,比较的方法是常见的方法之一。
古诗“专题学习”就是让学生在作品的积累、对比中感悟、欣赏,提升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从而激发学生对优秀文化的喜爱。
一、古诗“专题学习”的内容 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在中国历史的发展长河中,无数的文人墨客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流传久远的诗词名篇。
为了便于学生积累、体验、感悟,我在小学高段古诗教学中进行了“专题学习”的尝试。 经过多年的实践,构建了古诗“专题学习”的模块。
使学生爱读古诗,会读古诗,提高了大多数同学的文学素养,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 古诗“专题学习”的模块主要分“人物专题”和“题材专题”两大类。
学生通过大量古诗的诵读积累,从古诗题材、风格和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同中察异,异中见同的比较、感悟,从而更全面地认识诗作者,更准确把握作品的立意和思想感情倾向,进入作品美的意境,提高对古诗词的欣赏水平和能力。 (一)“人物专题学习” “人物专题学习”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诗人的生平,积累诗人的各种作品。
在大量作品的诵读中体会不同诗人由于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也就是诗的风格。比如李白之诗清新飘逸洒脱,杜甫之诗沉郁顿挫,陶渊明之诗冲淡平和,王维之诗诗中有画,如苏轼、辛弃疾之词豪迈奔放,柳永、李清照之词婉约含蓄。
了解诗人的风格,有利于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把握诗人在诗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人物专题学习”以诗人的写作风格为主线。
3.如何引导学生写好关于古诗词的研究报告
结题报告摘要本课题的研究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通过诗歌鉴赏理论知识做铺垫,加上教师精练做指导,以及高考前适度专题训练, 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赏析的实践能力。
整个课题研究过程遵循“诗歌鉴赏理论—实践—理论”的规律。通过教给学生鉴赏古典诗歌理论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通过诵读、实验、练习、创作等方法,适时、适地、适度地教给学生正确的鉴赏方法。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加深了学生古典诗歌的积淀,综合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
同时也促进了课题组参与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改变。结题报告一、课题背景及界定(在什么背景下我遇到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的内涵是什么?)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古典诗词集意境美、情感美、语言美,韵律美于一体,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用心去诵读、去体会。
两千年前,先哲孔子身体力行传播“诗教”。今天,我们同样要重视古诗词教学。
从承载文化遗产这方面而言,古典诗歌有着其他文本所不具有的优势。特别是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高中语文必修和选修课本中都收录了大量优秀的古典诗词,从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到唐诗宋词,无不反映出现代教育对高中生文学作品赏析能力培养的重视。
培养学生的古典诗歌鉴赏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发展个性,丰富精神世界。但目前高中学生对古典诗词的认识仅限于读读背背,满足于名句默写能挣到分,并没有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内容和情感;目光也仅限于课内诗词,并没有广泛涉猎延伸到课外,阅读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对诗歌的鉴赏仅限于浅层次的感知,懵懂乱猜,没有掌握系统科学的方法。
针对学生学习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急需教师“答疑解惑”“授之以渔”,对学生进行古典诗词赏析方法的指导。由于古诗词作为古代的一种文学存在,包含有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历史知识,作为最精粹的汉语言文学,又包蕴有丰富的情感和表达手段,因此,学会赏析古典诗词有一定的难度,对于普通高中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对于教师来说,也时常会遇到费时费力地教,学生能力却难以提高的窘境。大多数教师面对古典诗词的教学,都会产生许多困惑,有自身文学素养的欠缺,有欣赏方法的概念模糊及具体应用的困难,也有对基础薄弱学生的教之乏术。
学术界也缺少对中学生赏析古诗词方法的具体指导,所以,在中学教学实际当中,确实有必要进行中学生古诗词赏析方法研究。本课题尝试通过教学实践和探究解决高中学生古诗词赏析方法的指导(如通过朗读、背诵、默写、赏析、解题等学习方法),致力于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提高。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研究的理论、实践、政策依据。《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我国古代诗文名篇,学习中国古典诗词格律的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文化积累,为形成传统文化的底蕴打下扎实基础。”
新课标在“课程目标”的“必修课程”部分中指出:能感受形象,品位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高考考纲》规定古诗词默写和欣赏是必考内容。
近几年高考对古代诗歌考查的要求是:(1)鉴赏其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其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为本课题提供了直接的赏析方法理论指导,如“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如“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如“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等,可以作为我们教学研究中的参考。
我校的常规活动“晨读暮诵”,为同学们朗读背诵古诗词提供了时间保障。学校每年都会有“中华经典颂”诗歌诵读比赛,为学生展示古诗词朗诵才华提供了舞台。
进行这一课题研究,1.有助于帮助指导高中学生进行古诗词赏析,落实课标有关古诗词的学习要求;2.有助于帮助参与研究教师在古诗词教学实践中提高指导能力;3.有助于提高学生高考古诗词部分成绩;4.也有助于总结出普遍而具体的方法供其他教师和同学们作为参考。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研究目标: 1.让学生在接触、了解、诵读、鉴赏经典古诗文的同时,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其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2.教给学生鉴赏诗歌的理论知识,激发学生诗歌学习兴趣。 3.在实践中探索研究高中学生古诗词赏析学习方法。
4.汲取诗歌中深厚的文化精神养料,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研究内容: 1.更新古诗词教学理念,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2.激发学生品读诗歌的兴趣。 3.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诗歌,增强语感,提升鉴赏能力。
4.注重诗歌鉴赏、答题方法的传授。研究方法、步骤及过程:结合教学实际,课题成员进行了明确的分工。
各个年级身体力行,进行课题的实验与研究。1.开展活动各年级根据各自年级的指定篇目开展古诗词背诵活动,掀起了学习古诗词的热潮,夯实了古诗词的积累,为感悟赏析打下了坚实基础。
2.拓展练习各年级本着课内总结方法,课外提高能力的原则,在课内学习的基上,适当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