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割草
1.有关农具耧、锄头、耙、镰刀的诗句有哪些
·1.农父惜春半,晨出耧东菑。
——《将之建昌县 其一》清代:高心夔译文:农民珍惜春天的时光,早早起床出门耕地。2.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清平乐·村居》宋代:辛弃疾译文: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悯农二首》唐代:李绅译文: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4.运锄耕劚侵星起,陇亩丰盈满家喜。
——《农父》唐代:张碧译文:每天星星还没有坠落(披星戴月去劳动),就去田间劳动,辛辛苦苦,待到庄稼丰收在望的时候,全家是多么高兴呀!5.耙头船共稳,斜立叱牛行。——《耕图二十三首 其三 耙耨》清代:胤禛译文:耙头在船上稳稳地运行着,歪着身子呵斥着牛。
6.丁男备镰刀,晓起出城郭。——《田间杂咏八首 其六》明代:樊阜译文:男子拿好镰刀,早早起床出城了。
2.草成这个词有用于什么诗词典故吗
草成并不算一个词,这里的草可以解释为创立或者草拟,具体要看上下文来确定,以下是草做动词时的解释,供参考:
草
cǎo
【动】
割草,除草〖mow〗。如:草剃(芟夷,像除草似的加以杀戮)
创造;创立〖create〗
草,造也。——《广雅》
天造草昧。——《易·屯》。虞注:“草,草创物也。”
又如:草立(创立);草昧(创始;草创);草律(创制法律)
草拟;起稿〖draft〗
萧何草律。——《汉书·艺文志》。注:“创造之。”
草立土德时历制度。——《汉书·任敖传》。注:“创始也。”
召今草檄。——《南史·蔡景立传》
又如:草立(创立);草制(拟订制书);草诏(草拟诏书);草表(草拟章奏)
3.艾青诗选《刈草的孩子》扩写
《刈草的孩子》出自《艾青诗选》,作者是艾青。
该诗,似乎没有运用什么技巧,只是把《刈草的孩子》刈草时情景如实地写出来就是了。没有什么渲染,没有什么夸张,没有什么象征,朴实得犹如草,“宁愿裸体,却决不要让不合身的衣服来窒息你的呼吸。”
诗人在写这八行诗的时候,看似漫不经心,仔细观之,诗人也是运用了技巧的。诗人有意地在诗中强调了孩子割草的动作,他“低着头,弯曲着身子,忙乱着手……”并强调了“草已遮没他小小的身子了”,进而强调“一只盛草的竹篓,几堆草,和在夕阳里闪着金光的镰刀……”诗人强调、突出这些,是由诗人从自己所要表达的意图考虑的。
诗人只写这样一个画面,是有意图的,如果没有意图,这诗便苍白了,其技巧也成了枯枝败叶。诗人的意图是:小小的孩子,多么值得同情,他没能去上学,他没有在爹妈身边撒娇,从小就承担起劳动的重负。
都夕阳西下了,他还没有回家,还在割草。他是多么辛苦!由此,诗人进一步告诉读者,在那样的时代,民不聊生,人们生活困苦,这困苦甚至也直接压在了孩子身上。
这样的时代,这样的困苦生活,多么不公平,多么不人道!从孩子割草这件小事中,引起了诗人的联想和诗人内心的愤慨。
4.与捻子有关的现代诗句
九月九
海英
深秋的山捻子结的
熟胀。浆汁深紫
那甜,我说不出来
我和小满姐姐
一边割草一边唱
六月六,捻子半生熟
七月七,捻子乌兹兹
八月八,捻子掉落小树丫
九月九,捻子像喝甜大酒
农历九月九的太阳
把我们的脸晒成酱红
小满姐姐捆好柴草
我们沿着山径回家
一路蹒跚
我们究竟喝了多少
九月九的甜大酒
5.用古诗《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扩写古诗《所见》四年级 丨 记叙文 丨 674字七月流火,夏日炎炎。
山下,一条弯延的小溪在村庄的边上静静地流淌着。偶尔水中有几块小石头翻动,发出悦耳动听的“叮咚、叮咚”的声响。
引得几只小燕子在水面上来回穿梭。过了村庄,小溪便隐没于一片疏密有致的树林中。
阳光从树叶的空隙中透过,洒在水面上,泛着片片粼粼波光。天热,树林中的小鸟们早早地就收起了歌喉,纷纷躲进了林子的深处。
只有几只知了(蝉)在那里不知疲倦地“知了、知了”地呜唱。“烈日似火,王孙公子…把扇摇…牧童树下…拾柴忙……”一阵响亮的歌声在树林中响起,原来,是一个小牧童半骑半躺在一头黄牛背上,在那里引吭高歌。
只见那牧童光着膀子,浑身是水,而那条裤衩却是干的,显然他刚才还光着屁股蛋在水中玩耍,牛角上,一条柳枝上串着的几尾小鱼就是明证。玩累了,躺在牛背上休息一会儿,唱唱歌。
哎,怪不得小牧童会那样的兴致勃勃呢!其实,小牧童也是半工半读;半天读书写字,半天放牛割草。在村里也算得上是读书人呢!这不,这大半天下来,小牧童歌声不断,唱的还都是当时流行的歌曲呢!“山明水秀,荷花盛开…”歌声依然悦耳。
突然,黄牛“哞”的一声,牧童的注意力被黄牛的一阵轻微骚动吸引过去了,在他面前的一棵小树上,一只知了在爬动。歌声嘎然而止,牧童轻轻地翻身而下,慢慢走到树边,他边走边用手指竖在嘴前,警告黄牛不要发出声响。
只见牧童凝神观注,双手合十,突然出手。说时迟那时快,只听那黄牛又“哞“地一声叫唤,知了在牧童的手掌合拢之前,“知”地一声,飞走了。
牧童大怒,回头大骂黄牛不该坏了他的好事!那黄牛也是被牧童宠惯了,摇了摇毛绒绒的双耳,甩了甩尾巴,竞把头一扭,不理那牧童……。
6.艾青诗选中刈草的孩子的中心感情和手法的赏析
写一首好诗很不容易。
写诗是要有技巧的。"没有技巧的诗人像什么呢--没有翅膀的鸟,永远只会可怜地并着双脚急跳。
没有轮子的车辆,要人家背了它才走的 。"(《诗论》)技巧在诗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诗论》)然而,读者看了这首诗,不能不称道这是一首好诗,道理何在呢?平凡的小事里不一定没有诗。问题在于如何发现,如何把握,并在这种把握中渗入作者的意图。
让人读了之后能有所感悟,并从这感悟中得到启示。小孩子割草,这事很平常,却被诗人感觉到了什么。
诗人要写这《刈草的孩子》,如何着手呢?如何写出诗意来呢?诗人没有写这个孩子的来龙去脉,姓字名谁,来自何方。没有写他的家境,没有写他的喜怒哀乐。
诗人只是写他割草的一个画面:"夕阳把草原燃成通红了。/刈草的孩子无声地刈草,/低着头,弯曲着身子,忙乱着手,/从这一边慢慢地移到那一边//草已遮没他小小的身子了--/在草丛里我们只看见:/一只盛草的竹篓,几堆草,/和在夕阳里闪着金光的镰刀……"诗人为什么只写这样一个画面呢?诗人的意图达到了么?很简单,诗人认为这样写已经足够了,一个艺术品完成了。
这里好像没有什么技巧,太简明不过了。其实,这里不仅有技巧,而且有着很高的技巧,只不过达到了天然的程度,使人几乎感觉不到罢了。
诗人只选取了孩子割草的一个画面,而没有冗繁地写其他,这本身就是一种很高的技巧。"削尽冗繁留清瘦"(郑板桥语)是很重要的技巧要求,也是一种美学要求。
诗人很懂得这个道理。诗人在构思这首诗的时候,从选材到剪裁,在脑子中已经进行了加工,写什么不写什么,已经在脑中过滤。
这个加工过程虽然别人看不见,不得而知,但这是创作中一个很重要的阶段。没有这个加工过程是不可想象的。
这个过程的成功与否,是和诗人的生活经验,以及诗人的审美能力息息相关的。高明的诗人加工出来的是精品,不高明的当然就可能是次品了。
《刈草的孩子》这样选材和剪裁,正说明了诗人的高明。诗人在写这八行诗的时候,看似漫不经心,仔细观之,诗人也是运用了技巧的。
诗人有意地在诗中强调了孩子割草的动作,他"低着头,弯曲着身子,忙乱着手……"并强调了"草已遮没他小小的身子了",进而强调"一只盛草的竹篓,几堆草,和在夕阳里闪着金光的镰刀……"诗人强调、突出这些,是由诗人从自己所要表达的意图考虑的。诗人只写这样一个画面,是有意图的,如果没有意图,这诗便苍白了,其技巧也成了枯枝败叶。
诗人的意图是:小小的孩子,多么值得同情,他没能去上学,他没有在爹妈身边撒娇,从小就承担起劳动的重负。都夕阳西下了,他还没有回家,还在割草。
他是多么辛苦!由此,诗人进一步告诉读者,在那样的时代,民不聊生,人们生活困苦,这困苦甚至也直接压在了孩子身上。这样的时代,这样的困苦生活,多么不公平,多么不人道!从孩子割草这件小事中,引起了诗人的联想和诗人内心的愤慨!诗人的技巧,很好地表达了诗人的意图。
技巧对于写诗是很重要的,没有技巧便没有诗。但诗的技巧不是无根的花朵,不是无源之水。
它必须受内容的支配,必须受诗人审美能力的支配,才能有效地充分地显示它的作用。而审美能力的高低,又是和作家的修养分不开的,修养是作家创作的基础。
就像土壤一样,有什么样的土壤,就会开出什么样的花朵。艾青说:"一个作家的审美能力是最容易被发现于他的作品里的:当他选取题材的时候;当他虽竭力想隐瞒,但终于无意地流露了他对于一些事物的意见的时候;当他对于文字的颜色与声音需要调节的时候;我们就了如指掌地看见了作者的修养。
"(《诗论》)这话说得再中肯不过了。修养的高低,是诗人能否写出好诗来的关键。
修养,当然是多方面的修养,思想的、知识的、艺术的等,技巧当然也是其中的一项。加强修养,在诗的园地里"割"下更多的好诗吧!(来自360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