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诗词内容概括

    1.概括诗歌思想内容的词

    诗歌思想内容鉴赏专题 一 思想内容概述 古诗词中所抒写的思想感情非常宽广,涉及最多的是以下几方面: 1.忧国忧民:①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②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担忧 ③对山河沦落痛楚 ④同情人民的疾苦 ⑤反映战乱离散的痛苦 2.建功报国:①保家卫国的决心 ②建功立业的渴望 ③仕途失意的苦闷 ④报国无门的激愤 ⑤壮志难酬的悲叹 3.思乡怀人:①羁旅愁思 ②边关思乡 ③闺中怀人 ④思亲念友 4.长亭送别:①依依惜别的深情 ②情深意长的勉励 ③坦陈心志的告白 5.感时伤逝:①昔盛今衰的感慨 ②借古讽今的情怀 ③青春易逝的伤感 6.超尘脱俗:①厌离官场的洁身自好 ②寄情山水的悠闲自在 ③退隐田园的淡泊喜悦 二 考点解析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在古代诗歌鉴赏中主要表现为:概括作品的主要内容,分析作品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总结作品的主旨;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积极意义或局限。

    ①理解作品的主旨。这种主旨可能是诗歌表达的某种感情,也可能是诗人要阐述的某种哲理,也可能是诗人关于社会、生活、生命的看法和感悟,这是诗歌内容的灵魂。

    ②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优秀的诗歌作品总是或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的,阅读这样的作品不仅能够使我们认识诗人自己的情感,也能引导我们走进历史,走进当时的社会生活,我们可以以诗歌为媒介,认识远离我们的古代社会,走进古人的生活。

    ③评价作品思想内容的积极意义或局限。作品格调的高雅与庸俗,作品情感是否健康,诗人思想的积极或消极等。

    三 分类鉴赏 依据不同的标准和角度,诗歌可分成不同的类型。按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格律,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按语言,可分为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按艺术手法,可分为写景抒情诗、即事感怀诗、咏物言志诗;按内容,可分为送别诗、羁旅诗、咏物诗、边塞诗、闺怨诗、哲理诗、山水田园诗、怀古咏史诗等。

    每一种类型的诗歌在表情达意、节奏韵律等方面自有其特征和规律,能帮助我们鉴赏。 咏物诗鉴赏 古人很喜欢咏物。

    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

    ——这就产生了咏物类诗歌。 一、咏物诗特点 1.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

    【曲尽其妙】 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滞于物】 3.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借物抒怀,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 4.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二、鉴赏步骤 1.“读清”全诗 2.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褒贬)。 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4.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 三、实例感知 1.2000年北京春季高考题 蝉 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 ⑴形象特点:一只在高树上饮着清露、自在鸣叫的夏蝉。

    ⑵思想内容:只要品性高洁,声名自然远扬,无须任何外在凭借。 ⑶手法分析:托物言志 2.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⑴形象分析 梅花 环境特点:断桥黄昏,风雨交加,苦寒荒凉。

    (环境烘托) 自身特点:不与群芳争春,虽然粉身碎骨而矢志不渝。(正面描写) ⑵作者处境:主战派,仕途坎坷,屡屡受挫。

    ⑶所言之志:以物喻人,隐喻了作者虽遭不幸,前途坎坷,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纵然粉身碎骨而此志不渝的斗争精神。 ⑷手法分析:1.托物言志,以物喻人。

    2.环境烘托。 四、实战演练 1.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注】李商隐青年时就考中进士,朝气蓬勃,充满信心,然而由于党争倾轧,使他长期沉沦下僚。

    诗人写此诗时,妻子刚病故,自己又将只身赴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涯。 ⑴试析“曾逐东风拂舞筵”中“逐”字的精妙之处。

    ⑵试析这首诗对比的表现手法。 ⑶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

    请细加揣摩,分析其寓意。 3.(2004北京卷)读下面苏轼的诗论并回答问题。

    (5分) 林逋《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决非桃李诗。皮日休《白莲》诗云,“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决非红莲诗。

    此乃写物之功。若石曼卿《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辩杏有青枝”,此村学中至陋语也。

    请说出苏轼赞扬写梅花、白莲的诗而批评石曼卿《红梅》诗的理由,并作具体分析。 4.(2007宁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小斋即事 刘一止①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②方。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

    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注】①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

    曾任监察御史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②局:指棋盘。

    ⑴诗的第二联对第一。

    2.中国诗词大会内容梗概

    《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之后,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教频道(CCTV-10)自主研发的一档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节目。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于2016年2月12日(正月初五)起每周五晚20:00播出,至2016年4月15日,主持人是董卿,总共有10期,每期90到100分钟。

    3.诗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诗歌是一种大的文学样式,它要求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饱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想象,语言精炼而形象性强,并具有一定的节奏韵律,一般分行排列,它在各种文学体裁中出现最早。诗歌按照有无故事情节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按照语言有无格律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按照有无押韵分为有韵诗和无韵诗。

    依照对事物的观察和体验亦可将诗歌划分为“哲理诗”与“抒情诗”。(本节来源于黄沙先生的《诗剖面》)。

    诗歌现代汉语释为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毛诗-大序》载:“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宋严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也”。中国古代称不合乐的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统称为诗歌。只有一种用言语表达的艺术就是诗歌。

    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一般统称为诗歌。它按照一定的音节、韵律的要求,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虞舜时期就有相关文献记载。《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所整理,关于这个问题学术界尚有争论。中国古代诗歌历经汉魏六朝乐府、唐诗、宋词、元曲之发展。《汉书·礼乐志》:“和亲之说难形,则发之於诗歌咏言,钟石筦弦。” 汉荀悦《汉纪·惠帝纪》作“诗謌”。 唐韩愈《郓州溪堂诗》序:“虽然,斯堂之作,意其有谓,而喑无诗歌,是不考引公德而接邦人於道也。” 明王鏊《震泽长语·官制》:“ 唐宋翰林,极为深严之地,见於诗歌者多矣。”鲁迅《书信集·致窦隐夫》:“诗歌虽有眼看的和嘴唱的两种,也究以后一种为好。”孔羽《睢县文史资料·袁氏陆园》:“袁氏(袁可立)陆园在鸣凤门内,……每逢佳日节期,州内文人名士在此聚会。所吟诵的诗歌,后来荟为专集,名《蓬莱纪胜》。”[1]

    《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

    《致橡树》(舒婷)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起源出处

    古时候,古代信息技术不发达,所以人们从这一个地区到那一个地区传递信息都非常不方便,于是他们将写好的诗编成歌,而诗歌就从人们的口中传递。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尚书·虞书》记载:“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礼记·乐记》记载:“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以入乐与否,区分歌与诗,入乐为歌,不入乐为诗。诗从歌中分化而来,为语言艺术,而歌则是一种历史久远的音乐文学。《诗经》是入乐歌唱的,严格地说它是歌,正因为如此,《诗经》被学者称之为我国音乐文学成熟的标志。

    诗歌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它来源于上古时期的劳动号子(后发展为民歌)以及祭祀颂词。诗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中国诗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欧洲的诗歌,由古希腊的荷马、萨福和古罗马的维吉尔、贺拉斯等诗人开启创作之源。[2]

    荷花

    4.概括诗歌思想内容的词

    诗歌思想内容鉴赏专题一 思想内容概述古诗词中所抒写的思想感情非常宽广,涉及最多的是以下几方面:1.忧国忧民:①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②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担忧 ③对山河沦落痛楚 ④同情人民的疾苦 ⑤反映战乱离散的痛苦2.建功报国:①保家卫国的决心 ②建功立业的渴望 ③仕途失意的苦闷 ④报国无门的激愤 ⑤壮志难酬的悲叹3.思乡怀人:①羁旅愁思 ②边关思乡 ③闺中怀人 ④思亲念友4.长亭送别:①依依惜别的深情 ②情深意长的勉励 ③坦陈心志的告白5.感时伤逝:①昔盛今衰的感慨 ②借古讽今的情怀 ③青春易逝的伤感6.超尘脱俗:①厌离官场的洁身自好 ②寄情山水的悠闲自在 ③退隐田园的淡泊喜悦二 考点解析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在古代诗歌鉴赏中主要表现为:概括作品的主要内容,分析作品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总结作品的主旨;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积极意义或局限。

    ①理解作品的主旨。这种主旨可能是诗歌表达的某种感情,也可能是诗人要阐述的某种哲理,也可能是诗人关于社会、生活、生命的看法和感悟,这是诗歌内容的灵魂。

    ②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优秀的诗歌作品总是或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的,阅读这样的作品不仅能够使我们认识诗人自己的情感,也能引导我们走进历史,走进当时的社会生活,我们可以以诗歌为媒介,认识远离我们的古代社会,走进古人的生活。

    ③评价作品思想内容的积极意义或局限。作品格调的高雅与庸俗,作品情感是否健康,诗人思想的积极或消极等。

    三 分类鉴赏依据不同的标准和角度,诗歌可分成不同的类型。按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格律,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按语言,可分为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按艺术手法,可分为写景抒情诗、即事感怀诗、咏物言志诗;按内容,可分为送别诗、羁旅诗、咏物诗、边塞诗、闺怨诗、哲理诗、山水田园诗、怀古咏史诗等。

    每一种类型的诗歌在表情达意、节奏韵律等方面自有其特征和规律,能帮助我们鉴赏。咏物诗鉴赏古人很喜欢咏物。

    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

    ——这就产生了咏物类诗歌。一、咏物诗特点1.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

    【曲尽其妙】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滞于物】3.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借物抒怀,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4.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二、鉴赏步骤1.“读清”全诗2.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褒贬)。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4.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三、实例感知1.2000年北京春季高考题蝉 虞世南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⑴形象特点:一只在高树上饮着清露、自在鸣叫的夏蝉。

    ⑵思想内容:只要品性高洁,声名自然远扬,无须任何外在凭借。⑶手法分析:托物言志2. 卜算子·咏梅 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⑴形象分析 梅花环境特点:断桥黄昏,风雨交加,苦寒荒凉。

    (环境烘托)自身特点:不与群芳争春,虽然粉身碎骨而矢志不渝。(正面描写)⑵作者处境:主战派,仕途坎坷,屡屡受挫。

    ⑶所言之志:以物喻人,隐喻了作者虽遭不幸,前途坎坷,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纵然粉身碎骨而此志不渝的斗争精神。⑷手法分析:1.托物言志,以物喻人。

    2.环境烘托。四、实战演练1. 柳 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注】李商隐青年时就考中进士,朝气蓬勃,充满信心,然而由于党争倾轧,使他长期沉沦下僚。

    诗人写此诗时,妻子刚病故,自己又将只身赴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涯。⑴试析“曾逐东风拂舞筵”中“逐”字的精妙之处。

    ⑵试析这首诗对比的表现手法。⑶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 咏柳 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

    请细加揣摩,分析其寓意。3.(2004北京卷)读下面苏轼的诗论并回答问题。

    (5分) 林逋《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决非桃李诗。皮日休《白莲》诗云,“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决非红莲诗。

    此乃写物之功。若石曼卿《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辩杏有青枝”,此村学中至陋语也。

    请说出苏轼赞扬写梅花、白莲的诗而批评石曼卿《红梅》诗的理由,并作具体分析。4.(2007宁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小斋即事 刘一止①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②方。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

    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注】①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

    曾任监察御史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②局:指棋盘。

    ⑴诗的第二联对第一联的句意起了。

    5.古诗19首的内容

    《古诗十九首》是组诗名。

    汉无名氏作(其中有八首《玉台新咏》题为汉枚乘作,后人多疑其不确)。非一时一人所为,一般认为大都出于东汉末年。

    南朝梁萧统合为一组,收入《文选》,题为《古诗十九首》。内容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和士人的彷徨失意,有些作品表现出追求富贵和及时行乐的思想。

    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在五言诗的发展上有重要地位。它继承了《诗经》以来现实主义的传统,在表现手法上,吸取了汉乐府民歌的营养。

    古诗十九首侧重抒情,以情融事; 其次在结构上,乐府民歌一般以事情自身的发展顺序为线索,古诗十九首中的作品多按感情 的起伏节奏为主线;语言方面,后世评论乐府民歌是:质而不鄙,浅而能深,近而能远。论古诗十九首是:随语成韵,随韵成趣。

    誉之为“秀才说家常话”。在意境方面,乐府民歌可以说是其境深厚,古诗十九首则可说是其境旷远。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