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芦苇在古典诗词中的特定意蕴

    1.赞美芦苇的诗词有哪些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出自先秦:佚名《蒹葭》

    白话文释义: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水变成霜。

    2,摧折不自守,秋风吹若何。暂时花戴雪,几处叶沉波。体弱春风早,丛长夜露多。江湖后摇落,亦恐岁蹉跎。——出自唐代:杜甫《蒹葭》

    白话文释义:蒹葭面对摧残不能够保全自我,又被瑟瑟秋风吹着该怎么办。只是在极短的时间里盛开花朵,很快叶子就会沉入水中。在形体柔弱的时候春风拂过都嫌来得早,在生长成密丛时夜里的寒露又多了。即使衰败后花叶摇落,还担心岁月虚度。

    3、风飘细雪落如米,索索萧萧芦苇间——出自唐:白居易《浦岁暮对酒送王十五归京》

    译文:风刮着,雪像小米一样落下,芦苇间淅淅索索

    4、蕙兰秋露重,芦苇夜风多——唐:许浑《江楼夜别》

    译文:蕙兰秋天露水多,芦苇荡夜里风大。

    5、关河万里寂无烟,月明空照芦苇——宋: 曹豳《西河 和王潜斋韵》

    译文:关河万里寂静无人,明月直射芦苇荡。

    2.【古诗词中芦花象征什么】

    在古代诗词中,“秋天的芦苇”往往是一种具有浓郁悲剧人生色彩的象征,如《诗·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白居易《长恨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狄花秋瑟瑟”.“秋天的芦苇”实际上是两种意象的组合,重心在于“秋”这一传统文学中的忧伤意象规定了芦苇的情感所指.夏天的芦苇则不然,它的白色给人一种洁白明净的感受、它的质地则标识出坚韧温润的情感意味.当代作家曹文轩在《草房子》等小说中不止一次的出现过芦苇这一美好意象,芦苇荡亦成为他叙述的一个主体世界.毫无疑问,《芦花荡》中的芦苇指向于后一种内涵.不过还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3.写芦苇的坚韧,柔美的古诗词

    写芦苇的坚韧,柔美的古诗词有:

    《晚泊牛渚》

    年代: 唐 作者: 刘禹锡

    芦苇晚风起,秋江鳞甲生。残霞忽变色,游雁有馀声。

    《夜泊永乐有怀》

    年代: 唐 作者: 许浑

    莲渚愁红荡碧波,吴娃齐唱采莲歌。

    横塘一别已千里,芦苇萧萧风雨多。

    《咏芦苇》(余亚飞)

    浅水之中潮湿地,婀娜芦苇一丛丛;迎风摇曳多姿态,质朴无华野趣浓。

    《题画廿四首》

    年代: 明 作者: 唐寅

    芦苇萧萧野渚秋,满蓑风雨独归舟。

    《雨后宿刘司马池上》

    年代: 唐 作者: 贾岛

    蓝溪秋漱玉,此地涨清澄。芦苇声兼雨,芰荷香绕灯。

    4.倚阑干 在古典诗词中的特定作用

    1、阑干是唐宋人们活动场所中必不可少的装饰场景唐宋时,城市经济繁荣为词人提供了不同以往的都市文化背景。

    他们藉以登临抒情的是城市中的亭、台、楼、阁,因此在词中改变了以登山临水为主的抒情方式而代之以登楼远眺的方式。至此,我国古代“登高抒怀”的传统演变为“爱上层楼”后的凭栏伫立。

    于是,由李清照的《点绛唇》:“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凭栏远望,抑郁愁苦,人在何处?倚遍阑干,倾诉深闺之怨思。又有“凭阑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周邦彦《满庭芳》)表达了仕途的失意及内心的苦闷。

    无论在何时何地,形形色色的人物总能以阑干为背景,上演着他们自己的悲欢离合。“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晏殊《清平乐》),“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李清照《玉楼春》),“栏杆影卧东厢月”(范成大《忆秦娥》)。

    原来阑干有如此重要的作用,这就难怪词人喜欢用此意象来表达他们的情感了。2、当时的社会环境使词人产生凭栏抒发抑郁的冲动与渴望在宋代,社会日趋保守,理学思想禁锢人们的心灵自由,致使词人不能、不愿甚至不敢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反而必须时时压抑住内心的澎湃情感。

    再加上一些词人壮志难酬,只有通过凭栏倚立才能找到一种精神的寄托、心灵的抚慰。“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王禹偁《点绛唇》)。

    这些苦闷压抑、孤独寂寞,代表着宋词中极为普遍的情绪。词人表现的感伤、痛苦、无奈也已不再是个人不幸命运的表现,而是家仇国难的融合,“梦江南,每为神州未复,阑干静,慵登眺”(史达祖《龙吟曲》)。

    而抒发这种情绪的方式之一,便是凭栏远眺,通过辽阔的苍穹来暂时排遣不良情绪,求得心灵的片刻宁静。 3、从词人主观心理上讲,凭栏具有独特的抒发愁思的氛围孤独和悲苦是词人们凭栏时共同的心境。

    但这种心绪如果再加上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情感体验和阑干外不同的自然景观,就能构成一种独特的意境。另外,阑干把空间一切为二,但却不像窗、门、墙,阑干分割的一大一小,却相互融通而不封闭,且形成强烈的对比。

    因此,有些作者侧重写阑干内空间的小,有些则侧重外部空间的广阔,形成两种各具特色的风格,但共同的意思都是向往大自然的广阔空间。而在时间方面,阑干则是联系今昔的纽带,“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共倚”(李清照《孤雁儿》),世事沧桑变换,但栏杆这一与人类亲密接触的建筑,却很容易让旧地重游的人睹物思人,勾起物是人非的感伤。

    “欲知日日倚栏愁,但问取庭前柳”(周邦彦《一落索》),柳树不仅见证了季节,还见证了词人的倚栏愁绪。“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辛弃疾《摸鱼儿》),不要去登高倚危栏,没有看到那凄清的斜阳和烟柳会使人“愁断肠”吗?真的是站得高、望得远、想得深、愁得多呀!那又细又长的阑干给人们展示了一个既广阔又狭小的空间。

    于是,这道阑干便成了主人公宣泄内心情感的场所,在那里,词人可以无所顾忌地拍栏、捶栏、凭栏、偎栏、倚栏……任意发泄内心的愁、怨、哀、痛、爱、恨。这可视为一种审美主客体的双向积淀,其结果便是形式与内容的高度融合统一,成为一种能普泛化传达情感的凝结物。

    [6]词人们经常会拖着疲惫的身躯在那样一个小圈子里神游八方。4 、从历史的纵向看,阑干还是人们心态变化的忠实记录者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凭栏的感受不尽相同,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极为明显。

    唐五代至北宋时,词大多是娱乐消闲之作,故所属之情以闺怨怀愁为主,倾向个体的得失,很少有兴衰之思。如“倚栏歌罢,露萤飞下丝竹”(张炎《壶中天》),“画阑日暮起东风”(吴文英《西河》),“几曲阑干遍倚,又是一番新桃李”(无名氏《鱼游春水》)等等。

    时世变迁,靖康之变后,宋人凭栏的重心逐渐转向渴望收复中原的爱国之情。尤其到了南宋偏安之后,文人们一身多职,既是政治家、军事家、词人、诗人,也是爱国志士、民族英雄。

    他们处在一个壮志难酬的压抑时空中,“心在天山、身老沧洲”已不是陆游一个人的写照。他们在词中体现的感伤、悲愤、痛苦、无奈,也已不再只是个人不幸命运的表现,而是家仇国恨的融和。

    岳飞的《满江红》直抒山河收复之雄心;吴渊的《念奴娇》忧国之悲愤心情溢于言表。然而,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使得词人们失去了往日的激昂之情,心态普遍走向低迷与消沉。

    像辛弃疾那样“凭栏望,由东南佳气”时还能想到“西北神州”(《声声慢》)的已为数不多。大部分人都“眼朦胧,凭阑干,半醒醉中”(杨缵《八六子》)或“二十四栏凭玉暖,杨柳月,海棠阴”(周密《江城子》)。

    由此可见,阑干反映了词人在不同时期的心境变化,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他们以敏锐的感觉,捕捉到“阑干”这一特定词语,使之成为唐宋词中典型的意象。

    5 、“阑干”意象与儒道的静态心灵和柔性品格相默契朱光潜在《中国诗在情趣上的比较》一文中曾得出这样的结论:“西方诗人所爱好的自然是大海,是狂风暴雨,是峭崖,是日景;中国诗人所爱好的自然是明溪疏柳,是微风细。

    5.关于芦苇的诗词大全

    【年代】:唐

    【作者】:刘禹锡

    【题目】:晚泊牛渚

    【内容】:

    芦苇晚风起,秋江鳞甲生。

    残霞忽变色,游雁有馀声。

    戍鼓音响绝,渔家灯火明。

    无人能咏史,独自月中行。

    【年代】:唐

    【作者】:贾岛

    【题目】:送耿处士

    【内容】:

    一瓶离别酒,未尽即言行。

    万水千山路,孤舟几月程。

    川原秋色静,芦苇晚风鸣。

    迢递不归客,人传虚隐名。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