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芍药五月花相
1.【芍药传情的诗句~】
1.《感芍药花寄正一上人》唐.白居易 今日阶前红芍药,几花欲老几花新. 开时不解比色相,落后始知如幻身. 空门此去几多地?欲把残花问上人. 2.《故王维右丞堂前芍药花开,凄然感怀》唐.钱起 芍药花开出旧栏,春衫掩泪再来看. 主人不在花长在,更胜青松守岁寒. 3.《芍药歌》唐.韩愈 丈人庭中开好花,更无凡木争春华.翠茎红蕊天力与, 此恩不属黄钟家.温馨熟美鲜香起,似笑无言习君子. 霜刀翦汝天女劳,何事低头学桃李.娇痴婢子无灵性, 竞挽春衫来此并.欲将双颊一睎红,绿窗磨遍青铜镜. 一尊春酒甘若饴,丈人此乐无人知.花前醉倒歌者谁, 楚狂小子韩退之. 4.《戏题阶前芍药》唐.柳宗元 凡卉与时谢,妍华丽兹晨.欹红醉浓露,窈窕留馀春. 孤赏白日暮,暄风动摇频.夜窗蔼芳气,幽卧知相亲. 愿致溱洧赠,悠悠南国人. 5.《草词毕遇芍药初开》唐.白居易 罢草紫泥诏,起吟红药诗.词头封送后,花口拆开时. 坐对钩帘久,行观步履迟.两三丛烂熳,十二叶参差. 背日房微敛,当阶朵旋欹.钗葶抽碧股,粉蕊扑黄丝. 动荡情无限,低斜力不支.周回看未足,比谕语难为. 勾漏丹砂里,僬侥火焰旗.彤云剩根蒂,绛帻欠缨緌. 况有晴风度,仍兼宿露垂.疑香薰罨画,似泪著胭脂. 有意留连我,无言怨思谁.应愁明日落,如恨隔年期. 菡萏泥连萼,玫瑰刺绕枝.等量无胜者,唯眼与心知. 6.《芍药》唐.张泌 香清粉澹怨残春,蝶翅蜂须恋蕊尘.闲倚晚风生怅望, 静留迟日学因循.休将薜荔为青琐,好与玫瑰作近邻. 零落若教随暮雨,又应愁杀别离人. 7.《清平乐张秀实芍药词》元.刘敏中 牡丹花落.梦里东风恶. 见说君家红芍药.尽把春愁忘却. 隔墙百步香来.数丛为我全开. 拼向彩云堆里,醉时同卧苍苔. 8.《次韵许子大李丞相宅牡丹芍药诗》宋.洪炎 山丹丽质冠年华,复有余容殿百花. 看取三春如转影,折来一笑是生涯. 绮罗不妒倾城色,蜂蝶难窥上相家. 京国十年昏病眼,可怜风雨落朝霞. 9.《红芍药》元.王哲 这王哲知明,见菊花坚操.便将重阳子为号. 正好相倚靠.每常却要,缀作诗词,笔无停自然来到. 心香起、印出仙经,便贯通颠倒.便贯通颠倒. 早得得良因,速推推深奥.玄玄妙妙任穷考. 又更餐芝草.白气致使,上下盈盈,金丹结、练成珍宝. 凭时节、永处长生,住十洲三岛. 10.《红芍药》唐.元稹 芍药绽红绡,巴篱织青琐.繁丝蹙金蕊,高焰当炉火. 翦刻彤云片,开张赤霞裹.烟轻琉璃叶,风亚珊瑚朵. 受露色低迷,向人娇婀娜.酡颜醉后泣,小女妆成坐. 艳艳锦不如,夭夭桃未可.晴霞畏欲散,晚日愁将堕. 结植本为谁,赏心期在我.采之谅多思,幽赠何由果. 其他: 芍药丁香手里栽,临行一日绕千回. 外人应怪难辞别,总是山中自取来. 芍药打团红,萱草成窝绿.帘卷疏风燕子归,依旧卢仝屋.贫放麴生疏,闻到青奴熟.扫地焚香伴老仙,人胜连环玉. 芍药斗新妆,杨柳飞轻雪.著意留连不放春,已向东皇说.况是谪仙家,自有长生诀.方士呼来借玉蟾,要吸杯中月. 芍药开残春已尽.红浅香乾,蝶子迷花阵.阵是清和人正困.行云散后空留恨.小字金书频与问.意曲心诚,未必他能信.千结柔肠愁寸寸.钿钗几日重相近. 今日阶前红芍药,几花欲老几花新. 开时不解比色相,落后始知如幻身. 空门此去几多地?欲把残花问上人. 芍药花开出旧栏,春衫掩泪再来看. 主人不在花长在,更胜青松守岁寒. 芍药斩新栽,当庭数朵开.东风与拘束,留待细君来. 芍药绽红绡,巴篱织青琐.繁丝蹙金蕊,高焰当炉火. 翦刻彤云片,开张赤霞裹.烟轻琉璃叶,风亚珊瑚朵. 受露色低迷,向人娇婀娜.酡颜醉后泣,小女妆成坐. 艳艳锦不如,夭夭桃未可.晴霞畏欲散,晚日愁将堕. 结植本为谁,赏心期在我.采之谅多思,幽赠何由果. 闲吟芍药诗,怅望久颦眉. 盼眄回眸远,纤衫整髻迟. 重寻春昼梦,笑把浅花枝. 小市长陵住,非郎谁得知? 芍药小纱窗.唾碧茸长.粉香犹涴旧时妆.玉佩丁东仙步远,好处难忘.草草赋高唐.终是荒凉.凉蟾飞入合欢床.争得花阴重邂逅,才不思量.。
2.描述芍药的诗词
《芍药》
年代: 宋 作者: 张嵲
青春爱谢日迟迟,正是群芳扫迹时。浓露有情融睡脸,暄风无力困丰肌。
苦将蕊气相牵引,若对华灯不自持。应似西江明夜火,馆娃宫里醉西施。
《和王学士芍药》
年代: 宋 作者: 蔡襄
粲尔芳草叶,孤根当砌植。违春已自分,薰风犹借力。
艳艳朝日光,纷披照颜色。持之遗佳人,岁久香不息。
《次韵十一叔芍药五绝》
年代: 宋 作者: 杜范
白白朱朱扫地残,尚余红芍带春妍。娉婷自笑成孤语,困倚芳丛背日眠。
《芍药四首》
年代: 宋 作者: 邵雍
阿姨天上舞霓裳,姊妹庭前剪雪霜。要与牡丹为近侍,铅华不待学梅妆。
《多稼亭前两槛芍药,红白对开二百朵》
年代: 宋 作者: 杨万里
红红白白定谁先,嫋嫋娉娉各自妍。最是倚栏娇分外,却缘经雨意醒然。
晚春早夏浑无伴,暖艳暗香政可怜。好为花王作花相,不应只遣侍甘泉。
《碧泉芍药四首》
年代: 宋 作者: 胡寅
晕紫层红各自花,翠痕稠叶整还斜。有情岂必含春泪,自是殷勤管岁华。
《芍药花》
年代: 宋 作者: 方回
眼中不复见姚黄,从古扬州亚洛阳。可止中郎虎贲似,政堪花相相花王。
《芍药三首》
年代: 宋 作者: 贾似道
又是扬州芍药时,花应笑我赋归迟。满堂留得春如画,对酒何妨鬓似丝。
玉立黄尘那可到,锦围红蜡最相宜。买山若就当移种,此际谁能杖履随。
《题范子济双头芍药》
年代: 宋 作者: 王洋
烟粘草露珠结窠,淮上人疑春未多。扬州东部纷芍药,已与天地分中和。
双苞一色生同蒂,不是花妖是和气。恩沾雨露力偏饶,来向人间自应贵。
栏边鼓彻无奈何,欲留白日谁挥戈。练缃聊记旧容质,犹得胜士长吟哦。
八姨不烈真妃上,大姨称作昭仪样。无双颜貂却成双,背立无言似惆怅。
淮南通守别花眼,曾向花前倾玉盏。左看右看俱可人,欲选娇娘倩谁柬。
《西轩赏芍药》
年代: 宋 作者: 罗原知
绛罗高卷隔屏帏,一见令人思欲飞。若使风前能解语,何人开口说杨妃。
3.芍药和牡丹的诗词
溱与洧,方涣涣兮。
士与女,方秉蕳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
且往观乎?洧之外,洵吁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 ――《诗经·国风·郑风·溱洧》 这首诗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抄下余冠英先生所译的文字: 溱水长,洧水长, 溱水洧水哗哗淌。
小伙子,大姑娘,人人手里兰花香。 妹说:“去瞧热闹怎么样?” 哥说:“已经去一趟。”
“再去一趟也不妨。洧水边上,地方宽敞人儿喜洋洋”。
女伴男来男伴女,你说我笑心花放,送你一把芍药最芬芳。 原来这首诗描写的是三月上已之辰,郑国溱洧两河之畔,男女杂集,春游欢会的情景,有人说古人用芍药中的“药”(此字我们这里方言还念yue)字代表相约,所以芍药也成为男女间定情的象征,诗中的男子将一朵鲜媚的芍药送到女子手中,爱情之花也在彼此心中绽放。
这情景,这诗句,打动着千古以来的痴男怨女。《红楼梦》中的林妹妹,第四十回行牙牌令时表现很有点“失态”,一会说《牡丹亭》里的“良辰美景奈何天”,一会说《西厢记》中的“纱窗也没有红娘报”,最后又来了句“仙杖香挑芍药花”,这芍药花,正象征的蓬蓬勃勃的爱情。
所以宋人张镃在诗中赞道:“自古风流芍药花”。 姜夔有一首词,说的是扬州的芍药: 侧犯·咏芍药 恨春易去。
甚春却向扬州住。微雨。
正茧栗梢头弄诗句。 红桥二十四,总是行云处。
无语。渐半脱宫衣笑相顾。
金壶细叶,千朵围歌舞。谁念我、鬓成丝,来此共尊俎。
后日西园,绿阴无数。寂寞刘郎,自修花谱。
北宋时扬州芍药就极为繁盛,苏轼有诗:“扬州近日红千叶,自是风流时世妆”。当时每年扬州举办芍药万花会,官吏搜聚绝品十余万株观赏欢宴,一时热闹非凡,扬州芍药就此名闻天下。
后来苏轼见太过扰民,曾一度废止了这种行为,但只禁得一时,扬州芍药还是“佳种年深亦多变”,品种和数量越来越多。 然而到了南宋,金兵南下洗劫扬州(1161年)后,城破人亡,芍药也无复往日之景。
姜夔重过扬州时就写下了我们熟知的“二十四桥仍在”、“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的著名词句。 然而,写芍药时,还是不得不提起扬州二字,正像写牡丹离不开洛阳一样,南宋大奸臣贾似道有诗: 又是扬州芍药时,花应笑我赋归迟。
满堂留得春如画,对酒何妨鬓似丝。 玉立黄尘那可到,锦围红蜡最相宜。
买山若就当移种,此际谁能杖履随。 贾似道人坏诗不坏,这首写芍药的诗倒也不错。
要说古时做皇帝也不容易,奸臣也不是个个都是大白脸上写着“奸臣”二字,单看这诗,怎么能想到他是奸臣庸臣? 元末诗人杨允孚《咏芍药》里这样写道: 时雨初肥芍药苗,脆肥香压酒肠消。 扬州帘卷东风里,曾惜名花第一娇。
清代塞尔赫有七绝《白芍药》一诗: 珠帘入夜卷琼钩,谢女怀香倚玉楼。 风暖月明娇欲堕,依稀残梦在扬州。
到了明清,扬州芍药规模虽不如宋代,但却培育出极为罕见的黑芍药,此品种花朵色深紫近黑。明末清初的扬州,园林极盛,各园中也都广泛种植芍药。
芍药有养血敛阴,柔肝缓中,止痛收汗等功用,对于一些女性特有的疾病更是有显着功效,故有“女科之花”的称谓。 好为花王作花相 芍药,和牡丹的形貌非常相近,但牡丹是木本,花大枝粗,有雍容华贵的气象,而芍药是草木,显得娇小柔弱,所以古人评花时以牡丹为第一,芍药第二,谓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
如宋朝陆佃就在《崥雅》一书中写道:“今群芳中牡丹品评第一,芍药第二,故世谓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 宋邵雍有诗:“要与牡丹为近侍,铅华不待学梅妆”,方回也说:“可止中郎虎贲似,正堪花相相花王”。
所谓“中郎虎贲”,是这样一个典故,说东汉时的蔡邕(蔡文姬的父亲),曾做左中郎将,有一个勇士与蔡中郎长相特别相似。所以后来形容两人面貌相似,就用“中郎虎贲”。
这里是说芍药和牡丹的“容貌”相似。 杨万里有诗: 红红白白定谁先?袅袅婷婷各自妍。
最是依栏娇分外,却缘经雨意醒然。 晚春早夏浑无伴,暖艳暗香正可怜。
好为花王作花相,不应只遣侍甘泉。 关于芍药为“花相”一说,还有以下的来历: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在他的《梦溪笔谈·补笔谈》中记载了“四相簪花”的故事: 韩琦于庆历五年(1054年)上任扬州太守时,其府署后园中芍药一干分四歧,歧各一花。
每朵花瓣上下红色,中间围一圈金黄色花蕊,是一种叫“金带围”的新品种,韩琦十分高兴,又邀了三人,同来观赏。这三人为大理寺评事通判王珪、大理寺评事佥判王安石、大理寺丞陈升之,酒至中筵,剪四花,四人各簪一朵。
过了三十年,四人都先后当了宰相。因芍药中“金带围”品种与宰相的金色腰带相似,从此,芍药便成了“花相”的代表。
每个朝代的审美标准不大一样,在盛唐,人们喜欢体态丰腴的美人,所以富贵雍容的花王牡丹更为得宠,刘禹锡在《赏牡丹》一诗中就这样写道:“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蓉静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这里就贬芍药而重牡丹。 但是渐渐地到了唐代后期,人们对于芍药也越来越喜欢了,晚唐诗人王贞白有诗道:“芍药承春宠,何曾羡牡丹”,而唐宋八大家中韩愈、柳宗元这两位唐代人物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