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历年高考古诗词填空真题

    1.跪求:高考64篇古诗文(包括初高中所有的诗文)默写填空100个,一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两题任选一题)(5分)(1)西望夏口,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旌旗蔽空, ,横槊赋诗, ,而今安在哉?(苏轼《赤壁赋》)(2)入则无法家拂士, ,国恒亡。(《孟子·告子下》)锦城虽云乐, 。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李白《蜀道难》)爱其子, ;于其身也, ,惑矣。(韩愈《师说》)答案:(1)东望武昌 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轴轳千里 酾酒临江 固一世之雄也 (2)出无敌国外患者 不如早还家 侧身西望长咨嗟 择师而教之 则耻师焉【全国卷2】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两题任选一题)(5分)(1)登高而招, ,而见者远;顺风而呼, ,而闻者彰。假舆马者, ,而致千里;假舟楫者, ,而绝江河, ,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2)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

    (《孟子·告子上》)长桥卧波, ?复道行空, ? ,不知西东。(杜牧《阿房宫赋》)答案: (1)臂非加长也 声非加疾也 非利足也 非能水也 君子生非异也(2)故不为苟得也 故患有所不辟也 未云何龙 不霁何虹 高低冥迷【北京卷】13.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

    (7分)①寄蜉蝣于天地, 。哀吾生之须臾, 。

    (苏试《前赤壁赋》)②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③二十四桥仍在, , 。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姜夔《扬州慢》)④天地也! ,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关汉卿《窦娥冤》)答案:①渺沧海之一粟 羡长江之无穷 ②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③波心荡 冷月无声 ④只合把清浊分辨【天津卷】17. 补写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两组中只选一组)?(1)①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批评秦统治者奢侈时写道:“钉头磷磷, ,瓦缝参差, 。”②李白在《 》诗中写道:“西当太白有鸟道, 。

    地崩山摧壮士死, 。”(2)①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写道:“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 ,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②柳永在《 》词中写道:“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 。”

    答案: ①多于在瘐之粟粒 多于周身之帛缕?②蜀道难 可以横绝峨眉巅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2)①谗谄之蔽明也 邪曲之害公也?②雨霖铃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上海卷】13.(1) ,在昼犹昏; ,有时见日。(吴均《与朱元思书》)(2)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

    (苏洵《六国论》)(3) ,何求美人折?(张九龄《感遇》)(4) ,千载有余情。(陶渊明《咏荆轲》)(5)何时倚虚幌, 。

    (杜甫《月夜》)(6)潭中鱼可百许头, 。(柳宗元《小石潭记》)(7)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 。

    (《中庸》)答案:(1)横柯上蔽 疏条交映。(2)如弃草芥。

    (3)草木有本心。(4)其人虽已没。

    (5)双照泪痕干。(6)皆若空游无所依。

    (7)知耻近乎勇。【重庆卷】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

    (6分)(1)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字余曰灵均。(屈原《离骚》)(2)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下。

    虎鼓瑟兮弯回车,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3)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百有余年矣。

    (4)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 。(5)《孤独的收割人》的作者 ,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湖畔派”的代表作家。

    (6)1921年鲁迅以“巴人”为笔名发表的,后来又收入小说集《呐喊》中的著名中篇小说是 。答案:(1)名余曰正则兮 (2)仙之人兮列如麻 (3)序八州而朝同列(4)亦足以畅叙幽情 (5)华兹华斯 (6)《阿Q正传》【安徽卷】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意选做五烛题)(5分)?(1)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2)谨痒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

    (《孟子》)?(3)其志洁, ;其行廉,故死而不容。(司马迁《屈原列传》)?(4) ,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归园田居》)?(5)戎马关山北, 。(杜甫《登岳阳楼》)?(6)千呼万唤始出来, 。

    (白居易《琵琶行》)?(7)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8) ,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答案:(1)思而不学则殆 (2)申之以孝悌之义 (3)故其称物芳 (4)羁鸟恋旧林 (5)凭轩涕泗流 (6)犹抱琵琶半遮面 (7)渺沧海之一粟 (8)两情若是久长时【福建卷】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1) ,烟光凝而暮山紫。(五勃《腾王阁序》)(2)峨眉山月半轮秋, 。

    (李白《峨眉山月歌》)(3)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韩愈《师说》)(4) ,潮打空城寂寞回。

    (刘禹锡《石头城》)(5) ,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6)叶子本是并肩密密地挨着, 。

    (朱自清《荷塘月色》)答案:(1)潦水尽而寒潭清 (2)影人平羌江水流 (3)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4)山围故国周遭在 (5)挟飞仙以遨游 (6)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广东卷】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⑴吾尝终日而思矣, ;吾尝跛而望矣, 。

    (。

    2.2008年到2015年高考语文卷古诗词填空

    2015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1卷

    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 岑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厉县.在今新鲁木齐。

    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诮简要分析。(5分)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直接描写,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直接描写了“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美;《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则是间接描写,如“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描写了连年见雪飞的恶劣环境。

    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

    尾联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抒发有点染和升华的作用。报效祖国当然不能因为距离遥远、环境恶劣而有所报怨,但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却难以控制。

    2015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II卷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残春旅舍 韩偓①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②。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③,拂拭朝簪待眼明④。

    [注]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②咸京:这里侑指都城长安。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④朝簪: 朝廷官员的冠饰。

    8.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5分)

    【答案】

    颔联巧妙之处在于用了“抱”“吹”两个动词。

    【解析】

    解答此题,要在读懂诗句大意的基础上进行,并且抓住“巧”子进行分析。

    9.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后两联表达了作者悲愤的情怀以及诗人兢兢业业,力求尽职,无负朝冠的心情。

    3.默写古诗词的历届高考题目有什么

    1、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曹操·龟虽寿) 4、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三国·曹操·短歌行) 5、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东晋·陶渊明·移居) 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东晋·陶渊明·饮酒) 7、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东晋·陶渊明·饮酒) 8、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9、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东晋·陶渊明·读山海经) 10、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东晋·陶渊明·杂诗)11、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南朝·谢灵运·登池上楼) 12、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南朝·江淹·别赋) 13、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南朝·王籍·入若耶溪) 14、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唐·王绩·野望) 15、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唐太宗·赠萧禹) 16、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17、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唐·杨炯·从军行)18、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宋之问·渡汉江)19、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0、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2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王之涣·凉州词)2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23、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从军行) 24、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唐·王昌龄·出塞) 25、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6、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唐·王维·汉江临泛)27、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唐·王维·山居秋暝) 28、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唐·王维·终南别业) 29、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唐·王维·观猎) 30、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 3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唐·李白·蜀道难) 32、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唐·李白·论诗) 33、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唐·李白·送友人)34、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唐·李白·送友人)35、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唐·李白·独坐敬亭山) 36、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唐·李白·子夜吴歌) 37、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唐·李白·月下独酌) 38、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 39、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40、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 4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唐·李白·将进酒) 4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唐·李白·行路难) 4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唐·李白·行路难) 4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5、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46、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47、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唐·李白·清平调) 48、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李白·将进酒) 49、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50、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唐·李颀·古从军行)51、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唐·李颀·古从军行)5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5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唐·崔颢·黄鹤楼)5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 别董大) 55、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唐·高适·燕歌行) 56、今夜偏知春意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唐·刘方平·夜月) 57、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58、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唐·杜甫·前出塞) 59、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唐·杜甫·水槛遣心) 6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6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唐·杜甫·春夜喜雨) 6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唐·杜甫·春望) 6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唐·杜甫·春望) 6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杜甫·望岳) 65、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 66、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唐·杜甫·寄本十二白二十 ) 67、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唐·杜甫·偶题) 68、星随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唐·杜甫·旅夜书怀) 69、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唐·杜甫) 70、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唐·杜甫·登高) 7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唐·杜甫·登高)72、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唐·杜甫·江上值。

    4.高中语文古诗句填空(要有答案的)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 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 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 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诗经·卫风·硕人) 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鄘风·相鼠)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诗经·小雅) 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经·小雅)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 1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1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19、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 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22、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2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 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 25、欲加之罪,何患辞。 (左传) 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27、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左传) 2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左传) 2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31、曲则全,枉则直。 (老子)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35、将欲取之,必先之。 (老子) 3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 3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41、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42、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 43、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44、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 4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论语·述而) 4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4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4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子罕) 4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5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5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 5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53、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论语·微子) 5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5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5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5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5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5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6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6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6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6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64、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礼记·杂记) 65、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6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6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68、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杂记) 6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70、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礼运) 71、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易经·乾) 7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易经·系辞上) 7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系辞上) 7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7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7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77、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 7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 79、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屈原·涉江) 80、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屈原·涉江) 8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 82、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楚辞·卜居) 83、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对楚王问) 84、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8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8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8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88、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 8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9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9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

    5.黑龙江省近三年高考语文古诗填空,

    2015年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庄子?逍遥》指出?_____? ?_____?就像倒在堂舱地的-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样。

    (2) 白居易《很琶行》中?_____? ?_____?两句,写的是演奏政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3) 杜牧 《赤壁》 中?_____? ?_____?两句' 设想了赤壁战双方胜败易位后将导致的结局。

    【参考答案】(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2)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6.高考古诗文鉴赏习题

    一.语言层面 王安石称诗歌之语言为“诗家语”,就是说诗的用语和其他文体用语不同,在高考的考查中,语言层面我们需要重点分析以下几个方面。

    ①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例1:你记得跨清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

    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哀江南》孔尚任) 在这里,一个“剩”字引人注目,作者并没有用“留”、“见”,其妙处就在“剩”虽与“留”意思相近,但“剩”字一般是被动的,而且有“残存”,“残余”的意思;另外“剩”字有时间性,给人一种“无可奈何”之感。

    “留”则无这么多含义。“见”只就眼前而言,不能给人以今昔对比的变迁感。

    例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例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例4: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蒸”、“撼”具有夸张色彩。

    例5: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郊兴》王勃) 看这句诗,“湿”言“光”,“疏”言“影”,本身就不寻常,王勃写春雨,雨下的时间短,雨后日出,花上已没有雨水,在日光照耀下更见滋润,所以说“花光湿”,这个“湿”字极为确切。

    这个“光”字显得花有精神,所以说“光”字有情。风停了,在日光照耀下,夜影清疏,一个“疏”字,显得日光从叶影透出。

    完全按照生活的样子写出,又显得有诗情,用字尽妙于此。 ②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例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例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曰细,脉脉绵绵,写的是自然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

    例3: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闺怨》王昌龄) 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这时候,作者用了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

    所遇者: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这是一位满脸稚气的少妇。

    一个“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 ③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 a.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其一》刘禹锡) 千门万户??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王安石)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 b.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

    作 用有一: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浪淘沙》李煜)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c.表颜色的词: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作定语用,有时作主语或宾语用。

    但是作用只有一个,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扬州慢》姜夔) 红藕香残玉簟秋。(《一剪梅》李清照)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蜀相》杜甫) ④整体评估:对语言整体评估的重点是会用一些术语。在诗词的风格上,词有豪放婉约之别,诗曲又何尝不是。

    但专用鉴赏术语有: 激越高亢。 清婉秀丽。

    用语华丽,极尽铺陈之能事。 用语平易,含义隽永。

    在语言结构上,倒装一般表强调,例如: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西江月》辛弃疾)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秋兴八首》杜甫) 意象罗列是使描写更具镜头感,是电影语言: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一骑红尘妃子笑(《过华清宫绝句》杜牧)。

    杨柳岸晓风残月(《雨霖铃》柳永)。 二.内容层面 内容层面主要指从内容上把握鉴赏诗词,高考大纲要求同学能把握诗文的大体意思和艺术手法,这说明在这道题上并不会出一些艰涩难懂的作品。

    所以,在内容上我们还是要“会抓点”,“会术语”。 ①注意景和情、物与情;景和人,物与人之间的关系: 专用术语:a.借景抒情(《山居秋瞑》王维)b.托物言志(《咏风》王勃)c.感物伤怀(《蝉》李商隐)d.情景交融e.以情驭景f.以景显情 ②注意诗词体裁上古今关系:专用术语:a.借古伤今b.借古讽今(《越中览古》李白)c.今昔对比d.怀古伤己(《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③特殊意象: 有些事物本身具有特定象征意义,诗词中出现这些事物,我们要把这些特殊象征意义作优先考虑的鉴赏方向。

    例如:岁寒三友(松、竹、梅)、菊花象征人高洁的品格,桃花象征美人,鸟象征自由等。 ④巧用典故,化用前人诗句。

    这方面对学生课外阅读量和历史知识要求较高,但有时十分明显。例如:《扬州慢》(姜夔)中杜牧的诗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中拓跋焘的故事都是耳熟能详。

    象《长亭送别》(王实甫)中的“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中明显化用。

    7.在哪能找到历年高考的古诗文默写题

    给点书本上的供参考。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常见默写名句《诗经三首》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三岁为妇,糜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离骚》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dang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珠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迢迢牵牛星》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短歌行》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梦游天姥吟留别》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云青青兮欲语,水澹澹兮生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念奴娇 赤壁怀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昭朝暮暮。

    《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扬州慢》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李凭箜篌引》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桂枝香 金陵怀古》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记念刘和珍君》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游褒禅山记》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者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陷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伶官传记》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石钟山记》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项脊轩志》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五人墓碑记》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