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人一生要读的古典诗词读后感

    1.《人一生要读的经典书籍读后感》是不是临洮的书籍

    人一生要读的经典书籍读后感

    近来我发现一本叫我爱不释手的书,它的名字为《人一生要读的经典大全集》。

    在它的内容简介和前言后扉页上反复隽写着这样一段话:”读书可以经世致用,也可以修身怡心,而阅读经典,是人生修养所应追求的一种境界。经典带来的影响,不只是停留在某个时代,而是会穿越时空渗透到我们的灵魂中去。”

    现时正值冬季,一切诸如旅游.大运动量的健身活动,对于我这个身体常年有病在身的人来讲,是该“蛰伏猫冬”的时候了。这个时期,最好的活动就是猫在家里“读好书,充电”的大好时机,我何乐而不为呢!于是我捧起了这本好不容易找到的书,利用大把的时间细细读来,一是充实自己的头脑,二是给自己增加点文学知识“补点货”。要不,在这个飞跃发展的时代,自己会掉队跟不上趟儿呢!活到老学到老,不是一句空话,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实践才行!

    翻开《人一生要读的经典大全集》这本书,第一部分“世界最经典的散文”中收录的第一篇文章就是鲁迅的“秋夜”,其入选理由醒目的登载在书眉最显眼之处。它指出:(秋夜)是鲁迅的散文代表作之一,(秋夜)是一篇优美的托物言志的散文诗,(秋夜)为象征散文诗民族化的创造提供了全新的风范。带着对伟大的文学家鲁迅无比敬仰的心情,遵循主编们推崇的主旨,我开始了自己的阅读。文章的开头是这样写的:“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鲁迅这篇文章起意的特别之处给予我的印象十分深刻。 记得自己在上初中时,从十六中图书馆借到的鲁迅的《野草》散文诗集。我第一次看到“秋夜”时,文章起始处这样的文字映入眼帘,当时觉得十分诧异。后来语文老师专门就鲁迅这篇文章开头讲过,为此留给我深刻印象至今还记得。鲁迅在文章中先叙写在洒满着繁霜的后园所见到的情景。主要写了奇怪而高的天空,瑟瑟地做着春天的梦的小红花,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天空的枣树,最后,鸟鸣声和吃吃的笑声使自己从沉思中惊醒过来,文章由此过渡,转而写室内情景。室内的情景着重些以身扑火的小青虫。结尾处,并对这些执着地追求光明`.不惜牺牲的苍翠精致的英雄们表示默默的敬奠之意。

    看完整篇文章,我结合着文后主编写的“作品赏析”,细细体会着他们所写的深意。鲁迅采用象征手法,赋予秋夜后园中不同景物以人的性格,代表不同类型的社会人物,“奇怪而高”的天空象征着压迫和摧残进步力量的恶势力,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做着”春的到来“的梦的小红花象征着善良的弱者,耸立在后园的两株枣树,象征着与黑恶势力抗争的进步力量。通过对这些景物的含蓄描绘,表达了对黑暗势力的抗争和愤怒,对英勇抗击黑暗势力的革命者的崇敬和赞美,也表达了自己与黑暗势力作韧性战斗的意志。《秋夜》语言精致,意象空灵,结构严谨,为象征散文诗民族化的创造,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风范。鲁迅《野草》散文诗集,大家一致认为”它是散文诗创造中最珍贵的收获,是现代文学宝库中一颗晶莹璀璨的艺术明珠。“《秋夜》只是这部散文诗集的“沧海之一粟”。这样的散文值得我们认真阅读,反复领略赏析其中深刻寓意。提高鉴赏能力,坚持阅读好书,这是唯一的办法!篇后的话:参阅并引用了“人一生要读的经典大全集”有关“作品赏析”的内容,在此谢谢主编! 随文赠言:【受惠的人,必须把那恩惠常藏心底,但是施恩的人则不可记住它。

    2.古典

    [古典-《中华诗词》读后感]对于一个诗词的爱好者来说,能填出词、作出诗无疑是一件很兴奋的事情,古典-《中华诗词》读后感。

    我始终认为,在一定范围的基础上,某些束缚是可以抛开的。一辆火车发明出来之后,自第一辆到现在的火车,形貌已经大不一样;飞机如今也已经有了隐形的。

    所以我认为,诗词,也可以改变旧体的模式。诗词再怎么重要,也不能老停留在几百年前吧?我也相信,时隔几百年,也不可能再出一个苏东坡,也绝不会有第二个柳永。

    事实上,发展的定律是不进则退,经过千年的引证,诗词也是这样发展过来的。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字会比汉子更博大精深更有内涵,但可惜的是,偏是本国人,却似乎不屑自己的文字。

    在文化的前进之中,倒退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事情,除了中国,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做过这样的傻事。遗憾的是,这种事情,依然还在发生。

    就我个人愚见,如果有人用旧体写出一部足可与《三国演义》抗衡的小说出来,我也不会承认这部书的价值与辉煌。几百年前就已经有人做到的事情,你几百年之后再重复一遍,还在那洋洋得意,我实在觉的那是很可耻的。

    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孙铁青在第十七届中华诗词研讨会及中华诗词学会济阳工作会议的主题报告中指出:“《21世纪中华诗词发展纲要》提出以普通话作基础,实行声韵改革。这是从语言发展现状出发,获得最大诗词效果,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必要措施。

    《中华诗词》杂志去年公布了两种声韵改革简表,一边试行,一边听取意见,准备经过认真研究,综合为一种试行简表。”我不知道这个消息会令多少人咬牙切齿,但无疑也有很多人感到欣慰。

    前后差不多等了一百几十年,才有新韵的概念出来,我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但有这个概念总比没有好。

    其实也有人大叹生不逢时,因为许多古代的文人不拘一格的纵横无忌的用法也得到了今人的认可,抛却所有的格律模式,甚至韵体,依旧为人称道。但是如果你是现代人,你也这样的话,就会被批判为不懂装懂,会为人不屑。

    如果你跟我一样有点滑头的话,你当会说:“屁,老子写的是杂诗。”可是,大多数人却会选择沉默,然后退避。

    沉默,退避,这是普遍的现象。牧狼人先生曾与我说过这样的事情,某君“指评”他的诗是不懂装懂,我听了当即火冒三丈:“告诉他,你写的是七古、杂诗。”

    也许牧狼人的诗写的的确不好,但没有谁一开始就能弄个辉煌出来的。李白写了多少诗?全是佳作吗?在我不按格律之时弄出过许多词,很多人置评时也是不屑之极,后有位朋友一针见血为我辩白:去掉词牌名,就是他妈的诗。

    我当时要不是隔着个电脑,真想拥抱一下此君。这,才是真正的懂、也明白诗词之人。

    但是,这样的人太少。旧体诗,没有什么不好,就我认为,所谓的旧体、新体、律诗、杂诗等等乱七八糟的,完全是凭个人喜好。

    我喜欢吃辣椒,但浙江台州人不能吃辣,难道我能说他不懂吃?他喜欢吃海鲜,但是我几乎不碰这些东西,难道你能说我不懂吃?可笑至极的是,大多数人给的面子却是以自己的面子再给还自己。《中华诗词》说道:创作旧体诗,提倡使用新韵,但不反对使用旧韵,如《平水韵》。

    但在同一首诗中,对于新旧韵的不同部分不得混用。为了便于读者欣赏、便于编者审稿,使用新韵的诗作,一般应加以注明。

    一般说来,新韵比旧韵要简单、宽泛,且容量大,这对于繁荣诗词创作应该是有促进作用的。但这并不妨碍继续使用旧韵,这就是“今不妨古”的原则。

    而且,即使使用新韵,也可以使用比《中华新韵》更严、更细的韵目,这就是“宽不碍严”的原则。我们认为,声韵改革是一件大事,不是一蹴而就的。

    《简表》并不是十全十美的,通过一个阶段的试行,还要进行修订和完善。希望这个《简表》能够对广大诗词作者和爱好者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希望诗坛能够涌现出一大批使用新声韵的好诗,这是我们公布这个简表的根本目的。

    我虽然对旁人的看法不予置评,也不加理会,对其他人的规范、讲究也漠不关心,不过见《中华诗词》能说出以上的理念出来,却也忍不住有点点头示意之意。这个理念是好的,至少可以将一些现代人从古代拉回来,重新做回现代人。

    其实我在想,臧克家的《有的人》有没有讲究什么?某些人回答:那是诗歌,读后感《古典-《中华诗词》读后感》。那诗歌是不是诗呢?既然要跟我辩论古典,那我就跟你辩论古典。

    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摘自赵缺《无咎诗三百序》。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而诗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

    孔子认为,诗具有兴、观、群、怨四种作用。陆机则认为:“诗缘情而绮靡”。

    在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后世将两者统称为诗歌。在中国古代,区别“诗歌”与“非诗歌”之间的主要标准为“是否押韵”(不押韵者绝非诗歌)。

    新文化运动之后,在西洋文学的影响下,部分作者创作了不押韵的新诗,从此“无韵诗”正式登上了中国文学的。

    3.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读后感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读后感]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五千年的岁月,没有一丝的褪色,仍然是那么博大精深,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读后感.从“人之初,性本善”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从《岳阳楼记》到《兰亭集序》都熠熠地展示着它博大精深的魅力.五千年的历史中,不知诞生了多少优秀的文学家,也不知诞生了多少优秀的古籍,每一个文学家,都用自己的汗水,谱写了一篇篇精彩的文章,他们的思想,他们的感情,都融入在他们的作品里,留给后人琢磨.就说儒家的《论语》吧,每一句都富含着人生的真理,其中的一句“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深入我心.它是出于圣贤孔子老先生之口,告诉我们“当某些不理想的事发生后,小人往往会责骂别人,从别人身上找原因;君子则会先反省自己,找出缺点,改进自己.”这恐怕就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吧.“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更是展现了学习的奥秘,如果你想学习优异,必须要善于思考,不真正理解,只思不学,只能是空想,读后感《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读后感》.“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是我一生的启迪,它体现出古人道德修养的高度自觉性,告诫我不能骄傲,要谦虚待人,是我们成就完美人格必不可少的一步.而一首首诗给我带来的感觉则和名言不同,诗人们用自己的汗水,把自己的感情通过诗句表达出来,表现了他们的风格.读了很久,最令我赞叹的便是苏轼的《水调歌头》.全词设景清丽雄阔,如月光下广袤的清寒世界,天上、人间来回驰骋的开阔空间.将此背景与词人超越一己之喜乐哀愁的豁达胸襟、乐观情调相结合,便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人的一生犹如一条长路,有许多的岔道,我们有时会走错路,但有人会来提醒你,它就是国学就是经典诗文,因为它聚集了所有成功人的经验,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其价值历久弥新,我们没有理由不继承和发扬这一民族的瑰宝.用古人的一句话说就是“凡欲显勋绩、扬光烈者,莫良于学.”诵读一句句充满哲理的话,我们的心灵得到了升华,不仅如此,从中,我们还将体验到读书的乐趣,更能引领我们走上成功的道路,何乐而不为呢.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4.【我们为什么要读(中国)古典诗词、写古典诗词】

    十九世纪末,尼采宣布“上帝死了”.从此上帝的职责也就完成了,人类的主宰者和道德捍卫者倒下,随之而来的是信仰的丧失和价值的模糊.一个多世纪过去,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伤,一部分人说这是上帝对人类的惩罚,在精神世界再次铸造起上帝的形象;一部分人则更加坚信上帝的虚无性,因为他们相信上帝应该是给人类带来训示和福祉的,不以惩戒为主要手段.两种观点看似矛盾,其实殊途同归,都是精神归属的自我寻觅.寻寻觅觅,在科学和物质的飞速发展中,我们冷冷清清,不但没有答案,而且更加困惑.财富、美色、权力、名誉成了我们的毕生追求,为了实现这些我们人为地让它们互相转换.权、钱、色、名似乎成了一条生产线,生产出大批衣着华丽的活尸,活尸心中长满了自欺欺人的虫豸.我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化灿烂,思想纷呈,自古无上帝的存在,强调的是天人合一.儒家在“礼、义、仁、智、信”的信条下,主张积极有为地完成天命,实现自我.道家在“无为而无不为”的信条下,主张顺其自然地完成天道、地道、人道,保持精神的高度自由.佛家在“五蕴皆空”的信条下,主张顿悟来对天、人进行认识.当然还有其他流派的思想精粹影响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这些都是我国人的精神财富.自西方哲学、思想渗入我国,丰富了我们的头脑,也给我们带来过短暂的精神快慰,但同时又置我们于思想混乱、精神枯竭之中.放眼望去,不是荒原就是沙漠,在西方我们已找不到出路,于是我们就有了文化回归的需要.国学渐热,是国人之幸,民族之幸.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我中国之土,必需用中华文化之水滋养,这样我国人才能茁壮成长.当然,我们不是一味不加选择的继承,取其精华,重构系统,让活水、洁水流入时代之河,浇灌我们时代的灵魂.古典诗词作为我国思想文化的载体,以务真、纯美、扬善为核心内容,以精炼、隽永、简洁、声乐为追求形式,构筑了一个个精神家园,供我们休憩和欣赏.我们流留连于自然美景、纷繁生活,或养浩然之气,或成逍遥之游,何其快哉!这就是我们今天为什么要读古典诗词、学古典诗词的理由——对精神回归的渴望,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当然古典诗词不是精神回归的唯一途径,但是一条重要途径,它让我们古典诗词爱好者能组成一个村落,这里有小桥流水、芭蕉梧桐、青鸟杜鹃、悠悠南山、大江东去、路云和月……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个类似村落的建立,必将成就一个庞大的精神国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有人也许会怀疑精神回归是否要通过古典诗词解决,古典诗词在精神方面的作用有多大.在这里我就这些做如下回答:精神的回归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就像精神的异化与分解也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一样.精神的重构需要很长的路,不管是从传统找寻还是从现代哲学前沿分析,都要经历艰难险阻,就像我们走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一样,我们渴望绿洲的出现,到头来也许看到的不过是海市蜃楼或数棵待枯的老树.但我们只要相信沙漠生命的存在就是一种精神的存在,战胜自我的过程就是精神呈现的过程,我们将不虚此行.古典诗词就是一种生命的存在,它不只是有限的文字组成的结构拼图,它更是无数中国人精神的聚集地.它是经过高度提炼、纯化的结晶,我们古老的智慧、深厚的涵养都在里面蕴藏.也许我们在里面待久了会觉得陈旧,还会出现些许审美问题,但我们一旦离开它,又会觉得孤独无依,缺少倾诉的对象和感情的寄托.我说过古典诗词不是精神回归的唯一途径,但是一条重要途径.只要有精神的存在,就会有古典诗词的存在,因为古典诗词是精神的部分载体.数千年中华文化精神积淀出的古典诗词必将在每一位中国人意识里常生常新.我们在“读”的时候得到的只是部分的精神分享,而不是全部.我们部分地了解了内容、意义,但诗人们为什么要那样表达呢?是否可以换一种方式表达呢?我们常常会觉得换无可换,这就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每移一字一词都可能影响全篇的质量.就词来说同一种感情、思绪换一个词牌也是天壤之别.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就需要“写”去解决问题.“写”首先要克服什么问题?就是形式的问题.韵部、平仄、对偶、意象、典故等等都要解决.这些对古代诗人也许简单许多,因为整个音系是他们时代的或稍前的,还有作诗是古代文人的一种风尚.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不能一下就分清韵部、平仄,我们写古典诗词难度无疑加大了很多.单就韵部字就要耗费我们许久精力,并且我们会疑惑不解.如“东”、“冬”部在诗韵里分开,“青”、“蒸”、“庚”部也是如此.这是为什么呢?这就干系到古音系和今音系的区别了.词韵里为什么它们又分别同韵部了呢?因为资料的缺失,现代的音韵学家只能就种种问题做假设分析.古人不能复活,我们只能在写的过程中慢慢体会.(就诗韵和词韵的问题,我想是诗词形式的嬗变造成的,每首词需要更多的韵字,尤其是中调、长调,在诗韵中的划分已不能满足词对韵的需要,为此就合并了一些邻近韵部的字.当然我也是一种假设.)当我们经过一番学习克服了已有形式的障碍后,我们会对古典诗词的语。

    5.古诗词读后感1050字

    如果现在我站在生命的终点,生命的火花即将灭亡,我会是怎么想?怎么做呢?是否也会感叹生命的短暂与脆弱,而后悔没有好好珍惜呢?

    我思索着,思索着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后,海伦·凯勒留给我的思考.“善用你的眼睛吧,犹如明天你将遭到失明的灾难.聆听乐曲的妙音,鸟儿的歌唱,管弦乐队的雄浑而铿锵有力的曲调吧,犹如明天你将遭到耳聋的厄运.抚摸每一件你想要抚摸的物品吧,犹如明天你的触觉将会衰退.嗅闻所有鲜花的芳香,品尝每一口佳肴吧,犹如明天你再不能嗅闻品尝.”多么感人肺腑的言语.或许只有海伦,这些失去身体某部分的人才有如此深的体会吧!正因为他们失去了,所以才会加倍觉得它的可贵.人啊!为什么总要等到失去才后悔莫及呢!为什么总要如此贪心,极少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东西,却渴望那些我们所没有的东西!也许,你总认为,上帝赋予我们这些美好的东西,甚至生命,都是理所当然的.可你有没有想过,当某一天,你拥有的东西,甚至生命,都将失去,你会是怎样,后悔懊恼,还是自暴自弃?如果是这样,那就太可悲了.我宁可现在就珍惜拥有的也不要等到失去时才后悔.海伦·凯勒是一个伟大的女性.正是这样一个又聋、又盲、又哑的弱女子,却自强不息,毕业于哈佛大学的德克利夫学院,为残疾人造福,建起许多家慈善机构.她以行动证明人是可以战胜生命的挑战.她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虽然出身不幸,但以一颗不屈不挠的心,接受生命的挑战,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终于实现自身的价值,创造伟大的奇迹.

    我想:海伦有如此成功的人生,得益于她有一颗健康向上、自由乐观的心.心灵是灵魂的主动脉.一旦封锁心灵,你的躯体就是一个失去思想的空壳.打开心灵的枷锁,追求心性的独立、自由吧!“忘我就是快乐.因而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作我的太阳,别人耳朵所听见的音乐当作我的乐曲,别人嘴角的微笑当作我的快乐.”多么豁达的人生态度!尽管她的命运比别人曲折,但她没有向命运低头.她战胜了困难,战胜了自我.因此乐观地面对一切,勇敢战胜困难,人生才会像海伦一样成功.当你读完这些时,是否已经对开头的问题有了答案.海伦以真实、自然的笔触再现了自己丰富生动、真实而伟大的一生,告诫我们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乐观、坚强地面对和战胜一切困难等深刻的道理.书中人物所展现出采的品质,意志、耐力等强烈的震撼着我们,给蒙尘的心灵以洗涤.

    读完此书后,我的确受益不少,激起我心灵的共鸣与碰击,每当我遇到烦恼时,我就会想起海伦·凯勒,它是个盲聋哑人,但她同样坚持学习,获得学位.而我是个四肢健全的人,条件比她好几百倍,但却总轻言说放弃.以之相比,我是何等的渺小啊!《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给我的启示远远不止这些,她的精神激励着我面对一次次困难,并勇敢地战胜它.我也相信,“征服一个困难,随后而来的事情将会变得容易很多!”

    6.一篇读古诗的读后感

    李白《静夜思》读后感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绎,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常看到的。例如梁简文帝萧纲《玄圃纳凉》诗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于李白的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澄澈的月光,给人以立体感,尤见构思之妙。可是这些都是作为一种修辞的手段而在诗中出现的。这诗的“疑是地上霜”,是叙述,而非摹形拟象的状物之辞,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不难想象,这两句所描写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象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净!这时,他完全清醒了。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