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诗词平仄标法

    古诗如何分平仄

    五言的平仄,只有四个类型,而这四个类型可以构成两联。

    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由这两联的错综变化,可以构成五律的四种平仄格式。

    其实只有两种基本格式,其余两种不过是在基本格式的基础上稍有变化罢了。 (1)五律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春望(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掻更短,浑欲不胜簪。 白话译文 国家沦陷只有山河依旧,春日的城区里荒草丛生。

    忧心伤感见花开却流泪,别离家人鸟鸣令我心悸。 战火硝烟三月不曾停息,家人书信珍贵能值万金。

    愁闷心烦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发疏稀插不上簪。 另一式,首句改为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

    (2)五律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山居秋暝(唐代-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白话译文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另一式,首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 七律是五律的扩展,扩展的办法是在五字句的上面加一个两字的头。

    仄上加平,平上加仄。试看下面的对照表: (1)平仄脚 五言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仄 七言平起仄收 平平仄仄平平仄 (2)仄平脚 五言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平 七言仄起平收 仄仄平平仄仄平 (3)仄仄脚 五言平起仄收 ○○平平平仄仄 七言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平仄仄 (4)平平脚 五言仄起平收 ○○仄仄仄平平 七言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仄平平 因此,七律的平仄也只有四个类型,这四个类型也可以构成两联,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由这两联的平仄错综变化,可以换成七律的四种格式。

    其实只有两种基本格式,其余两种不过在基本格式的基础上稍有变化罢了。 (1)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书愤(宋代-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白话译文 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 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 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

    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 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 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 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 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 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 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其余不变。 (2)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长征(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白话译文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 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

    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平仄,其余不变。 扩展资料: 特定格式 在五言“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就是“平平仄平仄”;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也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就是“仄仄平平仄平仄”。

    这种格式的特点是:五言第三四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七言第五六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注意:在这种情况下,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用平声,不再是可平可仄的了。

    这种格式在唐宋的律诗中是很常见的,它和常规的诗句一样常见。例如: 月夜(唐代-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白话译文 今夜里鄜州上空那轮圆月,只有你在闺房中独自遥看。 远在他乡怜惜幼小的儿女,还不懂得你为何思念长安。

    染香的雾气打湿你的鬓发,明月的清光使你玉臂生寒。 何时能并肩坐在薄帷帐下,月光照你我尽把泪痕擦干。

    一首诗只有两个句子是应该用“平平平仄仄”的,这里都换上了“平平仄平仄”了。 这种特定的平仄格式,习惯上常常用在第七句。

    例如: 渡荆门送别(唐代-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

    定风波 苏轼 平仄标法

    宋代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平仄标法如下:

    中仄平平仄仄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中平平仄仄(韵),平仄(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平仄(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中平平仄仄(韵),平仄(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白话译文:

    不必去听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徐行。竹杖和草鞋轻快胜过骏马,谁会怕!披一身蓑衣,任凭一生风雨。料峭的春风将酒意吹醒,我感到有些寒冷,山头初晴的斜阳却殷殷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我信步归去,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扩展资料:

    这首词作于苏轼被贬到黄州之后的第三年。它用了一种抱韵, 通篇押某一个韵的同时,中间又换韵,换韵夹在里头。

    “莫听穿林打叶声”的“声”,“吟啸且徐行”的“行”,“一蓑烟雨任平生”的“生”,“山头斜照却相迎”的“迎”,和“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晴”,都是用《词林正韵》十一部的平声韵,押同一个韵部;

    中间却几次换韵,“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怕”跟“马”都是押《词林正韵》第十部的去声;“料峭春风吹酒醒”的“醒”,和“微冷”的“冷”,都是押十一部的上声韵;“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这两个qù又都是押四部的去声韵。

    词人以一次途中偶然遇雨这一件生活当中极平常的小事,来生发人生的议论,小词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境,表达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

    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的微妙一瞬获得的这种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风雨既属寻常,毫无差别,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这里反映了词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乐观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定风波

    五言绝句平仄格式(需要押韵的标上韵)

    1、仄起,首句不入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2、平起,首句不入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3、仄起,首句入韵:(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4、平起,首句入韵:(平)平《仄》仄(平韵),(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扩展资料: 盛唐以前,五言绝句不但没有对仗,而且平仄也不讲究,盛唐之后五言绝句严格遵守格律诗之规定,虽然其中也有极少数按古诗的作法写的不讲究平仄与对仗的“古体诗”,但盛唐五言绝句此时已经是在格律上完美的近体诗。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⑴句数固定。只有四句,每句五字,总共二十字。

    ⑵押韵严格。诗歌都是押韵的,有的句句押,有的隔句押,在隔句押韵上和古体诗没有本质区别,他的押韵严格表现在一般只押平声韵且不能出韵。

    也就是说其不可押仄韵且韵脚必须用同一韵中的字,不得用邻韵的字。 ⑶讲究平仄。

    在“平平--仄仄、仄仄--平平”的基础上加一个音节形成“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的四种基本句式。 由于绝句可以看作是律诗的截取,所以对于对仗的要求也就不太严格。

    因律诗是一般要求颔联和颈联对仗的,对于首联和尾联是否对仗并不作明确要求,那么当把绝句看作律诗的后半截时,就是一二句要对仗,三四句不用,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要看作是律诗的首、尾两联则都不用对仗,如王维《相思》;如果看作是律诗前半截,则三四句要对仗,一二句不用;若看作是颔联和颈联的截取,则都要对仗。而后两种情况不多见。

    参考资料:五言绝句_百度百科。

    咏怀古迹其四平仄格律划分,并标出拗救

    同学您好,这是我整理的关于拗救的顺口溜,采纳与否不要紧,关键是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经验值对我来说没有意义,我换了账号了。鉴于本人水平有限,以下内容难免会有缺点、错误,尚望专家、学者予以教正。

    ——魏鑫鑫 目录:序言。第一节:拗救概意。

    第二节:拗救口诀。第三节:拗救原则。

    第四节:拗救方法。第五节:总结规律。

    第六节:后序。注释。

    序言: 我们都知道,格律诗有统一的格律规范,能起到抑扬顿挫和谐动听的艺术效果。但在写作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语义节奏和形式化语音节奏出现矛盾的现象。

    一般来说语义节奏是要让路于形式化的语音节奏,否则,就会造成平仄不和谐,节奏不均齐的现象。不过有些语意、语义是无法改变的,改变之后,就失去了本意。

    也就是当语义节奏不能让路于语音节奏,又要保持音韵节奏和谐效果的时候,就采用所谓“拗救”的方法。【第一节:拗救概意】 格律诗中从广义上讲,凡不合平仄格式的字就是“拗”,那么这个句子就是拗句。

    “拗”即不顺、拗口的意思,“救”即补救之意。当出现拗句,内容不能调整,避免因照顾格律而损害诗意的情况下,就要用“救”的形式调整、弥补。

    “拗救”有条规矩,叫作大拗必救,小拗可救可不救。“拗救”是不得已而为之,应尽量避免。

    通过“拗救”形成的句式,不可视为合律的正常句式。【第二节:拗救口诀】一些朋友,或对“拗救”望而生畏,是因为未能摸索出其规律,下面,是我个人对常用的几种句式①总结出的几句口诀,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帮助:五言起势命攸关,②七言二四不轻弹。

    ③仄仄变格孤平句, ④多是自救两平连。大拗四六平仄脚, ⑤三字五字对句还。

    ⑥若是小拗何须救? 注意禁忌也得闲。

    【第三节:拗救原则】一是:五言句的第二字不能拗,七言句第二、四字不能拗,必须合律。句末一字关系到押韵和相对,也不能拗。

    二是:不能出现孤平,孤平,即平脚句中,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而且这个平声字与韵脚还不相连。

    注:孤平中,我们需要认识一下“平仄仄平仄仄平”这个句式,因第一个平声字距韵脚太远,导致声韵不和谐,因此,也被归入“孤平”之类。三是:避免“三平尾”。

    三平尾指平脚句最后三个字全为平声。【第四节:拗救方法】拗救方法,归纳后有三种情况:一是:本句自救,指仄平脚和仄仄脚两种形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两种句型,如果五言的第一字,七言的第三字用了仄声字,可以看出,出现了“孤平”,这是不允许的,拗救的方法就是将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换为平声字。也称“孤平拗救”。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这两种句型有一个常用的变格,即五言三、四字平仄对调,把七言的五、六字平仄对调。对调后,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用平声。

    二是:对句相救,指出句是平仄脚的句型: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这两种句型,如果五言的第四字,或者七言的第六字用了仄声字,必须把对句中,五言的第三字、七言的第五字改用平声,此为大拗,大拗必救。在平仄脚句型中还有一种情况,如果如果五言第三、七言第五字用了仄声,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这种情况,可以在对句相对的位置,即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用一个平声字相救。

    这种情况叫“小拗”,可救可不救。三是:诗句中有的地方出现拗字,可以不救:五言平平平仄仄,第一字如果拗,可不救。

    五言仄仄平平仄,第一字、或第三字如拗一个,可不救。七言平平仄仄平平仄,第三字或第五字,如拗一个可不救。

    【第五节:总结规律】根据上述内容,我们可以总结出几条规律:1、仄平脚的句子,如果拗,势必会出现孤平的现象。孤平,是本句自救,比如:仄平仄仄平,救后变为仄平平仄平。

    仄仄仄平仄仄平,救后变成了仄仄仄平平仄平。自救后,会有一个有趣的特点,就是句中,会有两平相邻,也就是,拗字用与它相邻且非关键节奏点⑦的字来救,使之两平相连,消除孤平。

    2、仄仄脚的句子,会有变格,如五言“平平平仄仄”可变为“平平仄平仄”变格后,第一字不可不论,也就是不能写成“仄平仄平仄”。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可变格为“仄仄平平仄平仄”,变格后,第三个字不再可平可仄,不能写成“仄仄仄平仄平仄”。

    这两种句式变格后的要求,也似乎是为了使句子始终要有两个平声字相连,相互照应。3、平仄脚的句子出现大拗,如:“仄仄平仄仄”,那么就要把对句第三个字改作平声,即“平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把对句的第五个字改为平声,即“仄仄平平平仄平”。小拗“仄仄仄平仄”在对句相对的位置补个平声。

    七言小拗句式同。也可不救。

    总结后,也就是把拗字对立音步⑧中非关键节奏点的字补救一个平声,使之节奏和谐。4、非关键节奏点中出现拗字,这个就比较容易了,首先,我们学习了,“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必分。”

    其实再加两句足矣解决这个问题。即“一三五不论。

    二四六分明,勿用三平调,也忌犯孤平”。【第六节:后序】古时。

    人们提出“拗”的问题,是指在创作中不符合格律的现象。有学者认为,诗歌,表情达意才是最主要的,语义与格律产生矛盾的时候,。

    标有平仄韵式的唐律诗作品(求每个字句均标有平仄符号的五、七律诗

    标有平仄韵式的唐律诗作品(五、七律诗)如下:《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白头掻更短,浑欲不胜簪。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客至》(唐)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古代诗词的平仄都以什么语言为标准

    诗词所依并非历史上某一朝代或某一时期内语言,其实是一种学术上最贴近古代雅音,参照古今方国之变,同时期南北各地读书音最大公约数,至今汉语方言还有对应,但没有完全对应,做旧体诗词一般标准是参照《平水韵》,填词依《词林正韵》,诗韵比词韵严格,韵部相近一般也不能通押,但诗有变格和拗救,所以变通较多。

    词韵虽宽,但一般句有定字,字有定音,仄韵有时还例用入声韵(如《满江红》,平声韵属变格),有时句有领字,规定必须用上声或去声,或者某几句例用对仗。古今诗人虽然所讲语言不同,但押韵体系是保持不变的,就像年轻人讲的苏州话和评弹里所用不一样,这样可以保证传统文化的稳定延续,不然后人读不通今人之诗,今人读不通古人之诗,文言文也是一个道理,即使口语在变,书面语一直超稳定,今人阅读春秋时期典籍亦可理解。

    至於用方言写诗,顶多是尝试或者乡土文学,一些唱词小调山歌而已!综上,诗词用的是一种人工学术语言,对应《广韵》,贴合中古汉语,韵部精细(有些差别即使在古代口语中也不明显或不存在),平上去入分明的精致语言,在产生时期最大程度约合南北方音(洛阳正音、金陵雅音),不是某一时某一地之语言,后来《平水韵》合并修改了一些韵部,使之规范通行,写诗填词不建议用方言(包括现行普通话),一律依照自古不变的押韵体系,这是中华文化稳定传承的基础。古词和格律诗对文字的平仄有严格的要求,稍谙古文者皆 知。

    以七律为例,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中,对中间两联尤其要求严 格对仗。从声调上讲,首先是平仄相间,即不能出现连续的平声或仄声 ,当然仅对偶数位字作这一要求,也就是所谓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 明。

    其次是联间沾,联内对,即上联后句与下联前句平仄相同,同联当 中平仄相对。词的词牌格式更多,平仄之式更为复杂,但平仄相间仍是 重要的原则。

    律诗绝句的各种固定形式,自有其鲜明的美学及诗学特征。 以五字和七字为一句,一是读起来节奏鲜明,另外则是更符合记忆的要求 ,这种分句法最容易记住;对仗具有典型的轴对称形式的美感,恰好又 与中国文化的美学特征相协调一致,如古代建筑典型特征就是它的轴对 称性;韵脚一致能使阅读吟诵和谐流畅;平仄相间使诗句抑扬顿挫;联 间平仄相沾则能起到整诗语气贯通的作用,类似于汉语修辞手法中的顶 针。

    各种特征之重要性和必要性,也由此看出不尽相等。声调是汉语特有的,它是一个汉字必备的语音特征,不像 英语仅有音节特征。

    声调的本质是一个字发音时音高的变化特征,持续 高音为阴平,由低到高为阳平,先降后升为上声,由高到低为去声,简 单说为音调的变化就是声调。但是声调口口相传,因而变化很大,又有 地域之别,更难统一,不象文字有固定的流传形式而比较稳定。

    一个编 辑论及拙诗“坐看寒山一片湿”中的湿字,认为属入声,归仄声类,确 实直到现在仍有许多地方语言中保留有入声,象古音一样,但是现在推 广的普通话已经删除入声,将其原入声字分别划归阴阳上去四声。那么 究竟在现代的古诗创作中,是以普通话为标准呢,还是以古音为标准呢 ,或者以地方语音为标准?如果要有标准的话,当然该以普通话作为标 准。

    有唐七绝第一(文无第一,这里仅仅是借用某些评论家的话来说明 这首诗的地位)的《凉州词》中“羌笛何须怨杨柳”,“笛”古为入声 ,属仄声,入格;今普通话为阳平,属平声,出格;且“杨”字为平声 ,也出格。这也从侧面说明关于平仄的要求是不能太严格的,因为有时 我们连平仄的统一标准都不能完全确定。

    古诗词是能够入乐而唱的,诗有吟诵之说,吟不是唱,是 拖长了字音,改变了音调的,吟到得意之处还要将音抖几抖。词也有倚 声填词之说,实际词牌就是一首已经谱好了的曲。

    古诗词一旦入乐,其 声调之性质便不复存在,平仄也就失去了意义,仅在以纯语言形式存在 下,平仄才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其美学特征却不一定是必须具备的, 即古诗词创作中声调的作用主要应该是限定一个字,仅凭阅读就能判断 出来,而不是非得在这个位置上固定平或仄,这方面的要求显然不应该 像建筑为了对称美而严格要求一样。一个著名声乐家在教授怎样唱出“ 琴手”和“禽兽”的区别时,要求前者以软起,后者以硬起来区分,软 起是发音时由弱到强,类似于阳平音或上声,硬起是指发音时突然将声 喷发均匀发出,类似于去声的发音,这是用音强去比拟于音高,也说明 汉字入乐已经失去了声调的意义。

    强行的程式化的要求,往往会限制艺 术的发展。以音乐为例,远在7000年前的贾湖骨笛,就可以吹奏出多个 音,据专家考证,在创立十二平均律(即一组八度音平均分成十二个半 音,八度音是指一个音和它的二倍频率音之间的跨度,如现定的钢琴中 央C频率为261.6Hz与523.2Hz的音构成一个八度音)之前,古乐音中一个 八度音也有分级谈及七个音的,在这之后更应该明白其理,但古乐音将 一个八度音分为宫,商,角,徵,羽五音,与西方相比少了fa和si,它 使创作简化并程式化,但也限制了创作的自由,遏制了创造力,大大降 低了音乐的丰富。

    跪求《新城道中》平仄标法,谢谢啊

    【其一】 东风知我欲山行,(平平平仄仄平平)吹断檐间积雨声。

    (平仄平平仄仄平)岭上晴云披絮帽,(仄仄平平平仄仄)树头初日挂铜钲。(仄平平仄仄平平)野桃含笑竹篱短,(仄平平仄仄平仄)溪柳自摇沙水清。

    (平仄仄平平仄平) 西崦人家应最乐,(平仄平平平仄仄)煮芹烧笋饷春耕。(仄平平仄仄平平) 【其二】 身世悠悠我此行,(平仄平平仄仄平)溪边委辔听溪声。

    (平平仄仄仄平平) 散材畏见搜林斧,(仄平仄仄平平仄)疲马思闻卷旆钲。(平仄平平仄仄平) 细雨足时茶户喜,(仄仄仄平平仄仄)乱山深处长官清。

    (仄平平仄仄平平) 人间岐路知多少?(平平平仄平平仄)试向桑田问耦耕。(仄仄平平仄仄平)。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