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毛诗词_采桑子_重阳

    毛泽东诗词 采桑子 重阳的历史背景

    背景:《采桑子·重阳》作于1929年的重阳节(10月11日)。

    毛泽东在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落选前委书记职务,受到轻视和排挤,同时身染疟疾。红四军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却没有恢复前委书记的职务。

    毛泽东在上杭养病,又值重阳,毛泽东的梦想和现实再一次发生了位移,因而作了此词。 出处:现代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 原文: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译文: 人的一生容易衰老而苍天却不老,重阳节年年都会来到。

    今天又逢重阳,战场上的菊花是那样的芬芳。 一年又一年秋风刚劲地吹送,这景色不如春天的光景那样明媚。

    却比春天的光景更为壮美,如宇宙般广阔的江面天空泛着白霜。 扩展资料: 赏析: 整首词有情有景,有色有香,熔诗情画意、野趣、哲理于一炉,形成生机盎然的诗境,既歌颂了土地革命战争,又显示了作者诗人兼战士的豪迈旷放的情怀。

    以壮阔绚丽的诗境、昂扬振奋的豪情,唤起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 此词以极富哲理的警句“人生易老天难老”开篇,起势突兀,气势恢宏。

    “人生易老”是将人格宇宙化,韶光易逝,人生短促,唯其易逝、短促,更当努力进取,建功立业,莫让年华付流水。“天难老”却是将宇宙人格化。

    寒来暑往,日出月落,春秋更序,光景常新。

    古诗大全《采桑子.重阳》

    采桑子·重阳 一九二九年十月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重阳:阴历九月初九,传统上文人登高赋诗之日。一九二九年的重阳是十月十一日。

    天难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黄花:指菊花。

    不似:不类似,不像。 寥廓:空阔远大。

    “采桑子”是词牌,“重阳”是题目,这个题目确定了词的内容与重阳节相关。 译文 人之一生多么容易衰老而苍天不老, 重阳节却年年都来到。

    今天又逢重阳, 战场上的菊花是那样的芬芳。 一年又一年秋风刚劲地吹送, 那不是春天的光辉。

    却胜过春天的光芒, 无涯的汀江之上有绵绵不绝的秋霜江天万里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宛如一山飞峙,起势突兀。

    在这两句中,从近处看,前句是虚,后句是实;前句泛论人生天道,后句带出重阳入题。从远处看,前句是主,后句是宾;前句中“天难老”三字是纲,笼罩全篇,后句只是进一步申说。

    于此,必须弄清楚以下三点:首先,“人生易老”只是与“天难老”对比着说,丝毫不含有消极感伤的意味。古诗词中伤春怨秋,嗟贫叹老,这种作品是太多了。

    但在这里,却完全是另一种思想感情,这里着重说的是“天难老”。其次,“天难老”是说宇宙间一切事物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生生不已,光景常新。

    “天”就是片段,“难老”就是指发展变化的过程无穷无尽。这三个字简直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的诗的说明,必须注意。

    再次,明白了“天难老”的涵义,也就明白了“人生易老”的说法,不但不是慨叹人命朝露,而且恰恰相反,在这里是说正由于“人生易老”,所以必须把有限的生命献给无限壮丽的革命事业,以有涯积为无涯,尽可能多地发些光和热,但这又何妨?天是难老的呀。这意义是丰富的,这情绪是昂扬的。

    它揭示出不朽的历史发展规律,它体现了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象格言一样精警,真是耐人寻味。在这壮大,它是由“岁岁重阳”这一自然现象或客观现实生发出来,是通过具体感性而显现的抽象理念。

    所以,前主后宾,后句是前句的申说,却不意味着后句较之前句不重要;因为,从另一角度着眼,便又看到:前虚后实,诗意乃是由“岁岁重阳”逗起的,“人生易老天难老”,则是升华,两句是有机合成的精金,缺一不可。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岁岁年年,都有重阳,重阳是过不完的。古人每逢重阳,也往往作诗填词,大约不外花酒空愁,一片萧瑟,满怀岑寂。

    只有毛泽东此词不达意,意趣横生,戛然独造。假如说“今又重阳”,犹略似“日月依辰至”;而“战地黄花分外香”,那就横扫千古了。

    为什么“战地”的“黄花”会“分外香”呢?战地播种着英雄的头颅,灌溉着烈士的鲜血,在炮火连天中野菊挺立开放,绽黄吐芳,使人看了怎能不感到格外美丽,怎能不感到加倍喜悦?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紧承上片意,写景,写的是真实感受。

    自是秋风劲厉,不似春光妩媚。但却绝对不是“春华落尽,满怀萧瑟”。

    假如说在这两句中,于秋风春光,尚无所轩轾;那么,紧接着写道:“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这就于秋风春光,已有所抑扬了。为什么“胜似春光”?春天里哪能有这天高气爽、江净波平的既鲜明又绚丽的寥廓景象呢?“寥廓江天万里霜”,这可同杜甫的“天宇清霜净,公堂宿雾披”,大不相同。

    同是秋霜,杜甫联想到的是“公堂”,毛泽东联想到的是“春光”。而以秋比春,所作出的审美评价,显然根据不全然在于春与秋的自然属性,关键还是在诗人的战斗性格更喜欢劲厉,不接近妩媚。

    因而在这种借景抒情之中,自然便有了寓意,有了寄托。“秋风劲”使人联想到如花似锦的和平生活。

    于是“胜似春光”,便是合乎逻辑的推论了。“江天”句则预示了革命前途的光明,表现了胜利信心的坚定。

    这些寓意和寄托,都是在写景言情中的“言外意”,“味外味”,其妙处是“味在咸酸之外”。不得把诗的形象看作某种概念的象征,这比那种托物言志的手法又高一筹,是真正的诗意与精深的哲理的统一,是浓郁的诗意中放射出的巨大哲理光辉。

    它首先给人以强烈的美感享受,并从而又给人以刚毅的意志的鼓舞和智慧的理性的启发。这是诗的最高的意境。

    [1]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

    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编辑本段创作背景 “重阳”,阴历九月初九,古人以九为阳数,故称九月初九为重阳节。1929年10月11日就是重阳节。

    这年5、6月间,红四军攻占龙岩,蒋介石组织兵力会剿红军,红四军主力配合当地游击战争,9月21日,攻占上杭,击败敌人的会剿。此时毛泽东已经离开红四军的领导岗位,他深入上杭、永定的农村,一面养病,一面领导地方土地革命斗争。

    这年10月11日,毛泽东来到上杭,这时的闽西山区,黄色的野菊花竞相开放,毛泽。

    毛泽东词二首采桑子 重阳

    毛泽东词二首 - -//不晓得你要的是怎么样的资料,我全拉过来了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词的一些体裁知识。

    2、品味关键词语,体会词中描绘的对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3、把握这两首词的感情脉络,感受毛泽东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

    4、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品味关键词语,体会词中描绘的对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2、把握这两首词的感情脉络,感受毛泽东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 教学过程 一、文学常识:词与词牌 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盛行于宋。

    它原本是配合燕乐曲调的歌词,每调的句数、每句的字数、用韵的位置、字声的平仄等,都有一定的格式,即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词牌,最初是特定的词乐曲调的名称,后来成为特定的词体格式的标目。

    词的题目与词的内容相关,但可用可不用。 词按字数的多少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分为单调(只一段,也叫一阙)、双调(两段,也叫上下阙,或叫上下片)、三叠(三段)、四叠等。 二、写作背景 1、《沁园春 长沙》 沁园春,词牌名。

    这首词写于1925年。当时农民运动蓬勃兴起,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先后建立了20多个农民协会,创建了湖南第一个党支部――韶山支部。

    当年10乐,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途径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和大好的革命形势,回忆往昔的战斗岁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 2、《采桑子 重阳》 采桑子,词牌名。

    重阳,中国传统民间节日。重阳之说,来自《易经》。

    《易经》以九为阳数,农历九月九日,两阳相重,故名重阳。过节时,赏菊、饮菊花酒、登高和插茱萸是节日的习俗。

    1929年重阳节,是公历10月11日。这一年秋,毛泽东和朱德抓住军阀重开战的有利时机,率领红四军转战赣、粤闽三省边界,在福建省西部汀江一带,歼灭当地军阀,攻克了上杭,发展了红军和扩大了革命根据地。

    三、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一生著述很多,他的科学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

    著名的论文有《纪念白求恩》、《反对党八股》、《整顿党的作风》、《别了,司徒雷登》;创作了许多诗词,气魄雄浑,意境阔大,描绘出中国革命的壮丽图画,表现了一个伟大革命家的情怀。 四、整体感知 《沁园春 长沙》一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上阙描绘了一副多姿多彩、生机勃勃分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下阙则紧承上阙,通过回忆往昔峥嵘岁月,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而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好壮志豪情,形象含蓄的给“谁主沉浮”作答: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

    《采桑子 重阳》一词艺术地表现了作者革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五、结构图解 独立寒秋图 独立寒秋 橘子洲头 万山红遍 远眺 静 层林尽染 景情 漫江碧透 问:谁主沉浮 中中 湘江秋景图 近观 寓显 百舸争流 情志 沁园春 长沙 仰视 鹰击长空 动 俯瞰 鱼翔浅底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峥嵘岁月图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答:同学少年 中流击水图 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重阳菊花 人生短促 上片 采桑子 重阳 努力奋斗 战地菊花 壮美秋景 秋风强劲 下片 歌颂形势 壮丽秋景 六、重点分析 1、《沁园春 长沙》中“看”和 “忆”二字在词中的作用。

    “看”和“忆”这两个字属于领字,起到统领下文的作用。在词的上阙,一个“看”字领起后文七句,描绘了作者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副色彩绚丽的秋景图。

    在这里,有远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有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有仰视“鹰击长空”,有俯瞰“鱼翔浅底”。作者从山上、江中、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由远及近,自上而下,动静结合。

    特别是最后一句“万类霜天竞自由”,从眼前的山、树、水、船、鹰、鱼,一下子扩展到了世间万物,并对在寒秋严霜下的万物的蓬勃活跃、奋发自强的情状,作了富有哲理性的概括。 这首词的下阙,一个“忆”字与词的一开头“独立寒秋”遥相呼应,同时又领起下面七句。

    作者用高度概括而又生动形象的语言再现了往昔的“峥嵘岁月”,流露出对往昔战斗生活的无限怀念。 2、《沁园春 长沙》这首词上、下两阙的内在联系。

    上阙写景,下阙抒情,借景抒情,情景合一。上阙,作者面对充满勃勃生机之景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下阙,通过抒发革命豪情,艺术地回答上面的问题,即由革命青年以及站起来的全国人民来主宰这个世界。

    全词由景到情,由实到虚,由自然情趣到人生哲理,逐层推进,步步深入。 3、《采桑子 重阳》的分析。

    这首词,豪情激荡,乐观高昂,为历代重阳节诗词中最出色的作品。上阙一、二句,蕴涵着深刻的自然和人生发展的。

    毛泽东的词 采桑子 重阳 里的一句

    "人生易老天难老"化用了唐代诗人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的诗意。

    全文及其赏析如下: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画栏桂树悬秋香, 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 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赏析) 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

    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 据朱自清《李贺年谱》推测这首诗大约是元和八年(813),李贺因病辞去奉礼郎职务,由京赴洛,途中所作。

    其时,诗人“百感交并,故作非非想,寄其悲于金铜仙人耳”。 诗中的金铜仙人临去时“潸然泪下”表达的主要是亡国之恸。

    此诗写作时间距唐王朝的覆灭(907)尚有九十余年,诗人何以产生兴亡之感呢?这要联系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及诗人的境遇来理解、体味。自从天宝末年爆发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一蹶不振。

    宪宗虽号称“中兴之主”,但实际上他在位期间,藩镇叛乱此伏彼起,西北边陲烽火屡惊,国土沦丧,疮痍满目,民不聊生。诗人那“唐诸王孙”的贵族之家也早已没落衰微。

    面对这严酷的现实,诗人的心情很不平静,急盼着建立功业,重振国威,同时光耀门楣,恢复宗室的地位。却不料进京以后,到处碰壁,仕进无望,报国无门,最后不得不含愤离去。

    《金铜仙人辞汉歌》所抒发的正是这样一种交织着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的凝重感情。 诗共十二句,大体可分成三个部分。

    前四句慨叹韶华易逝,人生难久。汉武帝当日炼丹求仙,梦想长生不老。

    结果,还是象秋风中的落叶一般,倏然离去,留下的不过是茂陵荒冢而已。尽管他在世时威风无比,称得上是一代天骄,可是,“夜闻马嘶晓天迹”,在无穷无尽的历史长河里,他不过是偶然一现的泡影而已。

    诗中直呼汉武帝为“刘郎”,表现了李贺傲兀不羁的性格和不受封建等级观念束缚的可贵精神。 “夜闻”句承上启下,用夸张的手法显示生命短暂,世事无常。

    它是上句的补充,使“秋风客”的形象更加鲜明、丰满,也为下句展示悲凉幽冷的环境气氛作了必要的铺垫。汉武帝在世时,宫殿内外,车马喧阗。

    如今物是人非,画栏内高大的桂树依旧花繁叶茂,香气飘逸,三十六宫却早空空如也,惨绿色的苔藓布满各处,荒凉冷落的面貌令人目不忍睹。 以上所写是金铜仙人的“观感”。

    金铜仙人是汉武帝建造的,矗立在神明台上,“高二十丈,大十围”(《三辅故事》),异常雄伟。魏明帝景初元年(237),它被拆离汉宫,运往洛阳,后因“重不可致”,而被留在霸城。

    习凿齿《汉晋春秋》说:“帝徙盘,盘拆,声闻数十里,金狄(即铜人)或泣,因留霸城。”李贺故意去掉史书上“铜人重不可致,留于霸城”(《三国志》注引《魏略》)的情节,而将“金狄或泣”的神奇传说加以发挥,并在金铜仙人身上注入自己的思想感情。

    这样,物和人、历史和现实便融为一体,从而幻化出美丽动人的艺术境界来。 中间四句用拟人法写金铜仙人初离汉宫时的凄婉情态。

    金铜仙人是刘汉王朝由昌盛到衰亡的“见证人”,眼前发生的沧桑巨变早已使他感慨万端,神惨色凄。而今自己又被魏官强行拆离汉宫,此时此刻,兴亡的感触和离别的情怀一齐涌上心头。

    “魏官”二句,从客观上烘托金铜人依依不忍离去的心情。“指千里”言道路遥远。

    从长安迁往洛阳,千里迢迢,远行之苦加上远离之悲,实在教人不堪忍受。“东关”句言气候恶劣。

    此时关东霜风凄紧,直射眸子,不仅眼为之“酸”,亦且心为之“酸”。它含有“马后桃花马前雪,教人哪得不回头”的意味,表现出对汉宫、对长安的深切依恋之情。

    句中“酸”、“射”二字,新奇巧妙而又浑厚凝重。特别是“酸”字,通过金铜仙人的主观感受,把彼时彼地风的尖利、寒冷、惨烈等情形,生动地显现出来。

    这里,主观的情和客观的物已完全揉合在一起,含义极为丰富。 诗人时而正面摹写铜人的神态,时而又从侧面落笔,描绘铜人四周的景物,给它们涂上一层忧伤的色调。

    两种手法交互运用,使诗意开阖动荡,变幻多姿,而又始终围绕着一个“愁”字,于参差中见整饬,色调统一,题旨鲜明。“魏官”二句,侧重描写客体,“空将”二句则改写主体,用第一人称,直接抒发金铜仙人当时的思想感情:在魏官的驱使下离别汉宫,作千里之行。

    伴随着“我”的唯有天上旧时的明月而已。事情发生在三国时期而称月为“汉月”,它抒发的显然是一种怀旧的感情,正如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所诠释的:“因革之间,万象为之一变,而月体始终不变,仍似旧时,故称‘汉月’。”

    金铜仙人亲身感受过武帝的爱抚,亲眼看到过当日繁荣昌盛的景象。对于故主,他十分怀念,对于故宫,也有着深厚的感情。

    而今坐在魏官牵引的车子上,渐行渐远,眼前熟悉而又荒凉的宫殿即将隐匿不见,抚今忆昔,不禁潸然泪下。“忆君”句中“泪如铅水”,比喻奇妙非凡,绘声绘色地写出了金铜仙人当时悲痛的形容——泪水涔涔,落地有声。

    这种感怀旧事、恨别伤离的神情。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