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桥柳古诗词
1.杜甫 灞河诗句
折柳赠别始于汉朝,亦是我国流传甚久的送别习俗。
据《三辅黄图·桥》记载:“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在都城长安东门外有座灞桥,灞河两岸柳树成行,被世人称之为灞桥柳,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
送别离长安东行的亲友故旧,多在灞桥停步告别。 这里的岸柳排排,柔丝荡荡,送行者取“柳”和“留”的谐音,折柳赠别,既表达依依不舍的情感,也寓意人去他乡,宛如柳木随遇而安、发展壮大。
到了隋、唐时期,折柳赠别更为盛行,在文学作品中经常记述这种习俗。隋朝的《送别》诗这样写道:“杨柳青青着地重,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对折柳赠别之情作了淋漓尽致的描写。灞桥不知送别了多少离别情,日久天长,灞桥被人们改称为“情尽桥”、“断肠桥”。
2.《霸桥柳》歌曲含义
注意《灞桥柳》这首歌曲,已有很长一段时间,因为它的曲调和旋律与一般的歌曲不同,凭印象认为它是一首古诗词改编的,后来问音乐教师“灞桥柳”是什么意思?她也摇头,看来写歌词与作歌曲是属于不同人做的事。
《灞桥柳》曲调是一种秦腔,流行于我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唱腔中有一个特点就是“彩腔”,假嗓唱出,音高八度,多用在人物感情激荡、感情发展起伏跌宕之处。其中的拖腔必须归入“安”韵,一句听下来饱满酣畅,极富表现力,也是与其他的唱腔有明显区别的地方。
秦腔的唱腔有欢音和苦音之分。顾名思义,欢音擅长表现欢快、喜悦的情绪;苦音适合抒发悲愤、凄凉的情感。
这些都需要表演者对歌词意境的拿捏把握,以更好地表达情感的辅助唱法。《灞桥柳》唱腔应为苦音。
《灞桥柳》是陈小奇继《涛声依旧》后,又一首根据古诗词意象而创作的歌曲。听到它,马上联想到的是李白的《忆秦娥》:“箫声咽。
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柳——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如《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
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今,在去往西安的必经之桥-灞桥,依然耸立在灞河之上,不知是否在灞陵桥原址建成的,也不知那儿是否有柳树掩映?),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
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古人为什么那么喜欢用柳来表达感情呢? 柳树年年绿,柳絮轻轻飞,柳枝柔柔拂,柳叶翩翩舞,一份娇嫩得不容有丝毫的粗粝去抚摸和揉搓的感受,一份柔美得不容有任何的坚硬去触碰和撞击的爱恋。
只有最解她情意的春风,悄悄送来温煦的爱,给她披一身醉人的绿,那是薄如蚕翼,亮如蛋清,娇如婴儿面的绿;只有最知她心思的春雨,轻轻在她耳边低语,给她洒一身的晶莹,让她焕发生命的活力,那是穿越风霜雨雪、滤尽岁月尘埃、无比清新又无比旺盛的活力。柳是报春的使者,杜甫有诗:“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是柳条。”
它告知杨柳是春天气息的预报员,因而自古以来,人们都喜爱杨柳,形成许多与柳有关的民间风俗和情趣盎然的柳文化。古人赠柳,寓意有二:一是柳树易生速长,用它送友意味着无论漂泊何方都能枝繁叶茂,而纤柔细软的柳丝则象征着情意绵绵。
二是柳与“留”谐音,折柳相赠有“挽留”之意。 折柳寄情,望柳怀人,画柳思乡,成了表达离愁别绪最真切、最细致的方式。
这里的情,有乡情,“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有亲情,“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
有友情,“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当然,吟咏最多的还是爱情,“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系春心情短柳绵长,隔花荫人远天涯近。”
无论哪一种,都因了柳——这个最能牵动人优美而感伤情怀的媒介而显得特别真切,特别深挚,特别感人。那些遍长着杨柳,纷飞着杨花、具有典型象征意义的地方,比如家门前、小溪口、小桥边、津渡、河堤等等,便时常是人们折柳、持柳、泪眼相望、无语凝噎的所在,是人们书写与吟咏别离情怀的精神栖息地。
而自汉兴,至唐盛,两岸柳色如烟、情思缠绵的长安城东灞桥,已经成了最有代表意义、最能唤起人们深长怀人情愫的送别地。
3.有关 灞桥 的典故,诗词或故事
灞桥位于西安城东12公里处,是一座颇有影响的古桥。春秋时期,秦穆公称霸西戎,将滋水改为灞水,并修了桥,故称“灞桥”。王莽地皇三年(22年),灞桥水灾,王莽认为不是吉兆,便将桥名改为长存桥。以后在宋、明、清期间曾先后几次废毁,到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陕西巡抚毕沅重建桥,但桥已非过去规模。直到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巡抚杨公恢才按旧制又加建造。
桥长380米,宽7米,旁设石栏,桥下有72孔,每孔跨度为4米至7米不等,桥柱408个。1949年后为加固灞桥,对桥进行了扩建,将原石板桥改为钢筋混凝土桥,现桥宽10米,两旁还各留宽1.5米的人行道,这大大地改善了公路交通运输。 唐朝时,在灞桥上设立驿站,凡送别亲人与好友东去,多在这里分手,有的还折柳相赠,因此,曾将此桥叫“销魂桥”,流传着“年年伤别,灞桥风雪”的词句。“灞桥风雪”从此成了西安的胜景之一。
横跨灞河的灞桥是长安与东方广大地区的重要通道。《西安府志》中云:“灞桥两岸,筑堤五里,栽柳万株,游人肩摩毂击,为长安之壮观。”每当春意盎然、春风扑面之际,柳絮漫天飞扬,成了长安灞桥一大景致。“大雪纷纷何所似”,“未若柳絮因风起”。东晋谢道蕴“柳絮”和“雪花”的一句妙联而使得“灞柳风雪”成为关中八景之一景。
据《三辅黄图·桥》记载:“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因为“柳”与“留”谐音,古人就以折柳赠别来表达与亲朋好友的留恋不舍之意。
古人曾言:"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背上",可见诗与灞桥雪的缘分很深。
古人有诗云:“春色东来渡灞桥,青门垂柳百千条”。
李白《忆秦娥》有“箫声咽,秦蛾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戴叔伦《赋得长亭柳》:“濯濯长亭柳,阴连灞水流。雨搓金缕细,烟袅翠丝柔。送客添新恨,听莺忆旧游。赠行多折取,那得到深秋?”
据《唐诗纪事》记载:“雍陶有一次送别故旧,行至灞桥,问随从曰:‘此桥为何称情尽桥?’随从道:‘因送别到此为止点,故称之情尽桥。’雍陶有感惜别之情:‘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它离恨一条条。’”这就是脍炙人口的《折柳桥》。
还有一首歌曲,“灞桥柳,灞桥柳,拂不去烟尘系不住愁。我人在阳春,心在那深秋。你可知无奈的风霜,它怎样在我脸上流。灞桥柳,灞桥柳,遮得住泪眼牵不住手。我人在梦中,心在那别后。你可知古老的秦腔,它并非只是一杯酒。”
4.有没有含“千年泪”的古诗词啊
残阳如血 黄沙万里
流浪的足迹在荒漠里
刻下永久的思念
前尘后世轮回中
缠绕着千年的寂寞
究竟哪里出了差错
为什么 在千世的轮回里
我总与盼望着的时刻擦肩而过
秋去春来红尘中惟有
放任无奈 淹没尘埃
撑到一千年以后
能否深情挽你的手
浅吻你额头
那时红色黄昏的沙漠
能有谁解开这段
千年之恋
今生我没有忘记 每个月夜
我在月光下记录水文的痕迹
飘去飘来的笔迹是深藏的
千年的 眷恋
5.观于柳文化的古诗
柳诗文 “春风杨柳万千条”,柳树在春风中吐绿绽芽,随风起舞,摇曳生姿,极具风流,很早就赢得了国人的喜爱,成了历代文人题颂讴歌的对象,写下了大量的咏柳诗文。
纵观古代诗文,有关“柳”的形象比比皆是,如“章台柳”、“灞桥柳”、“水边柳”、“隋堤柳”、“青门柳”、“江边柳”、“城边柳”、“东门柳”、“亭柳”、“河柳”、“垂柳”、“新柳”、“秋柳”、“烟柳”、“风柳”、“问柳”、“柳色”、“柳絮”“杨柳曲”、“折杨柳”、“杨柳枝”、“柳枝词”等诸多柳诗、柳赋、柳记、柳词、柳曲,构成“柳文化”的重要内容。 柳作为文学形象出现是在先秦时期,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采微》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兮,雨雪霏霏”之句,东汉《古诗十九首》有“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诗句。
西汉枚乘《忘忧馆柳赋》是第一篇柳赋。西汉孔子第十一代孙孔臧也写有《杨柳赋》名篇。
魏晋六朝时期伴随着咏物诗的产生,出现了以柳为题材的咏柳诗,梁简文帝《折杨柳》则是第一篇咏柳诗。纵观历代咏柳诗文,则以唐贺知章的《咏柳》诗最著名、最传神,诗曰:“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作为文学作品中的“柳意象”最具象征意义是表达“离情别意”的符号。
柳色如烟,柳条曼长,犹如亲友间缱绻的柔情,仿佛离人不尽的别恨,加之“柳”与“留”谐音,人们乐意把柳当做情感的寄托物和负载体,产生了“折柳赠别”和“折柳寄远”的风俗。长期以往就把柳视为别离的代名词,从而植根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之中。
自春秋时期产生“折柳”风俗以后,代代相传。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折柳枝》(又名《折杨柳》、《杨柳枝》)的乐府诗。
《宋书?五行志》载:“晋太康末,京洛为折杨柳之歌,其曲有兵革苦辛之辞。”《唐书?乐志》也载:“梁乐府有鼓吹歌云:‘上马不提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此歌辞源出北国,即鼓角横吹《折杨柳枝》是也”。梁?简文帝《折杨柳》就有“杨柳乱成丝,攀折上春时”的诗句。
唐代以后诗咏折柳极为兴盛,如唐?王之涣《送别》有“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诗句,孟郊《古离别》诗有“杨柳织别愁,千条万条丝”,李白《劳劳亭》诗有“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杨柳青”,白居易《青门柳》诗也有“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许浑《重别》诗有“留却一枝河畔柳,明朝犹有远行人”,李商隐《离亭赋得折杨柳》有“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施肩吾《折柳枝》有“伤见路边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宋?韩琦《新柳》有“驿路行人东复西,等闲攀折损芳枝;有生自是无根物,忍向东风赠别离”,欧阳修《咏柳》有“长亭送客兼迎雨,费尽春条赠别离”,周邦彦《六丑》词有“长条故意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明?晏铎《咏柳》有“河桥杨柳半无枝,多为行人赠别离”,等等,不胜例举。
学者罗宗涛先生分析古代文学作品中大量出现的以柳象征“别离”原因时说:“我国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植物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可能是杨柳,有人说‘中国文学作品中最常见的树木是杨柳’,似有道理。杨柳是别离的象征,而中国人喜聚不喜散,最怕与别人与朋友分开。
但在人生旅途中,不管是生离还是死别,别离又是经常发生的,于是在我国诗歌中,别离成为最重要的主题,诗人笔下经常出现那依依的柳条,飘舞的柳絮,以及笛声鸣咽的折杨柳曲。” 正是如此。
古代诗文中还出现“折柳寄远”的亚意象符号意义。如唐许景先《折柳篇》诗有“折芳远寄相思曲,可惜容华难再持”,卢照邻《折杨柳》诗有“攀折将安寄,军中音信稀”,张九龄《折杨柳》诗有“纤纤折杨柳,持取寄情人”,张旭《柳》诗有“濯濯烟条拂地垂,城边楼畔结春思”,李贺《致酒行》诗有“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唐彦谦《柳》诗有“春思春愁一万枝,远村遥岸寄相思”,等等,都是诗咏折柳寄远的事象,借此以表达对远方亲友的思念,祈盼早日归来。
柳树还是历代诗人表达春天的符号象征。柳树在春风中吐绿绽芽,随风起舞,摇曳生姿,极具风流。
故很早就赢得了国人的喜爱,被视为春天的象征。南朝萧绎的《绿柳》:“长条垂拂地,轻花上逐风。
露沾疑染绿,叶小未障空。” 诗人突出“绿”字,描绘了柳树刚刚抽叶飞花大好春天的之情,形象鲜明。
柳树最早向人们表达了春天的气息,唐大诗人杜甫《柳边》有“只道梅花发,谁知柳亦新,枝枝总到地,叶叶自开春”诗句。清高鼎《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写出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乡村春景图。
前引贺知章的《咏柳》诗则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刻画出春风中的柳丝,鹅黄嫩绿,令人赏心悦目;柳丝摇摆,仿佛在喁喁低语,向人诉说着春天的故事。
6.观于柳文化的古诗
柳诗文 “春风杨柳万千条”,柳树在春风中吐绿绽芽,随风起舞,摇曳生姿,极具风流,很早就赢得了国人的喜爱,成了历代文人题颂讴歌的对象,写下了大量的咏柳诗文。
纵观古代诗文,有关“柳”的形象比比皆是,如“章台柳”、“灞桥柳”、“水边柳”、“隋堤柳”、“青门柳”、“江边柳”、“城边柳”、“东门柳”、“亭柳”、“河柳”、“垂柳”、“新柳”、“秋柳”、“烟柳”、“风柳”、“问柳”、“柳色”、“柳絮”“杨柳曲”、“折杨柳”、“杨柳枝”、“柳枝词”等诸多柳诗、柳赋、柳记、柳词、柳曲,构成“柳文化”的重要内容。 柳作为文学形象出现是在先秦时期,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采微》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兮,雨雪霏霏”之句,东汉《古诗十九首》有“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诗句。
西汉枚乘《忘忧馆柳赋》是第一篇柳赋。西汉孔子第十一代孙孔臧也写有《杨柳赋》名篇。
魏晋六朝时期伴随着咏物诗的产生,出现了以柳为题材的咏柳诗,梁简文帝《折杨柳》则是第一篇咏柳诗。纵观历代咏柳诗文,则以唐贺知章的《咏柳》诗最著名、最传神,诗曰:“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作为文学作品中的“柳意象”最具象征意义是表达“离情别意”的符号。
柳色如烟,柳条曼长,犹如亲友间缱绻的柔情,仿佛离人不尽的别恨,加之“柳”与“留”谐音,人们乐意把柳当做情感的寄托物和负载体,产生了“折柳赠别”和“折柳寄远”的风俗。长期以往就把柳视为别离的代名词,从而植根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之中。
自春秋时期产生“折柳”风俗以后,代代相传。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折柳枝》(又名《折杨柳》、《杨柳枝》)的乐府诗。
《宋书?五行志》载:“晋太康末,京洛为折杨柳之歌,其曲有兵革苦辛之辞。”《唐书?乐志》也载:“梁乐府有鼓吹歌云:‘上马不提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此歌辞源出北国,即鼓角横吹《折杨柳枝》是也”。梁?简文帝《折杨柳》就有“杨柳乱成丝,攀折上春时”的诗句。
唐代以后诗咏折柳极为兴盛,如唐?王之涣《送别》有“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诗句,孟郊《古离别》诗有“杨柳织别愁,千条万条丝”,李白《劳劳亭》诗有“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杨柳青”,白居易《青门柳》诗也有“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许浑《重别》诗有“留却一枝河畔柳,明朝犹有远行人”,李商隐《离亭赋得折杨柳》有“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施肩吾《折柳枝》有“伤见路边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宋?韩琦《新柳》有“驿路行人东复西,等闲攀折损芳枝;有生自是无根物,忍向东风赠别离”,欧阳修《咏柳》有“长亭送客兼迎雨,费尽春条赠别离”,周邦彦《六丑》词有“长条故意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明?晏铎《咏柳》有“河桥杨柳半无枝,多为行人赠别离”,等等,不胜例举。
学者罗宗涛先生分析古代文学作品中大量出现的以柳象征“别离”原因时说:“我国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植物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可能是杨柳,有人说‘中国文学作品中最常见的树木是杨柳’,似有道理。杨柳是别离的象征,而中国人喜聚不喜散,最怕与别人与朋友分开。
但在人生旅途中,不管是生离还是死别,别离又是经常发生的,于是在我国诗歌中,别离成为最重要的主题,诗人笔下经常出现那依依的柳条,飘舞的柳絮,以及笛声鸣咽的折杨柳曲。” 正是如此。
古代诗文中还出现“折柳寄远”的亚意象符号意义。如唐许景先《折柳篇》诗有“折芳远寄相思曲,可惜容华难再持”,卢照邻《折杨柳》诗有“攀折将安寄,军中音信稀”,张九龄《折杨柳》诗有“纤纤折杨柳,持取寄情人”,张旭《柳》诗有“濯濯烟条拂地垂,城边楼畔结春思”,李贺《致酒行》诗有“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唐彦谦《柳》诗有“春思春愁一万枝,远村遥岸寄相思”,等等,都是诗咏折柳寄远的事象,借此以表达对远方亲友的思念,祈盼早日归来。
柳树还是历代诗人表达春天的符号象征。柳树在春风中吐绿绽芽,随风起舞,摇曳生姿,极具风流。
故很早就赢得了国人的喜爱,被视为春天的象征。南朝萧绎的《绿柳》:“长条垂拂地,轻花上逐风。
露沾疑染绿,叶小未障空。” 诗人突出“绿”字,描绘了柳树刚刚抽叶飞花大好春天的之情,形象鲜明。
柳树最早向人们表达了春天的气息,唐大诗人杜甫《柳边》有“只道梅花发,谁知柳亦新,枝枝总到地,叶叶自开春”诗句。清高鼎《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写出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乡村春景图。
前引贺知章的《咏柳》诗则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刻画出春风中的柳丝,鹅黄嫩绿,令人赏心悦目;柳丝摇摆,仿佛在喁喁低语,向人诉说着春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