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诗词大会怎么读诗词

    诗词大会过后,读什么诗词书,怎么读诗词书

    《中国诗词大会》突然火了 热闹过后你有勇气读这些诗词书目吗? 最近,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突然火了!在综艺节目娱乐至死的大环境下,这个节目能够走红,产生热点话题效应,也算是一股难得的清流。

    据说很多观众追看这个节目,还跟着节目答题。女高中生武亦姝因为诗词对答如流,甚至被捧为满足所有幻想的才女。

    不过,节目热闹一时,毕竟已经结束了。如果对诗词不是出于三分钟的热情,而是真正有所兴趣的话,不妨静下心来读几本诗词著作。

    艺绽君也是资深诗词爱好者,在此斗胆给大家推荐几本书。从诗词入门,再渐入佳境,由浅入深,可能会让您对诗词产生别一番理解。

    您可能会说,不会推荐安意如的《人生若只如初见》吧?哈哈,这类书就算啦!艺绽君怎么好意思推荐给大家呢! 正如有人所言,“诗词大会”终究是竞技,而竞技类节目很容易产生“技术”的幻觉。比如看了《我是歌手》就去KTV飚高音,看了《汉字听写大会》,就赶紧去背字典。

    有言在先,我坚决反对两类人。一类人就是看了“诗词大会”,赶紧跑回家背诗词,摇头晃脑、装模作样;另一类人则是自己不读书,却逼迫小孩去背诗词。

    (这类家长该打三十大板!) 背点诗词,好不好?当然好。但不是死记硬背,不是为了炫耀,人不应是复读机。

    读诗词更多是感受其中的乐趣和文化内涵,丰富自身的精神生活。像节目中参赛的快递员老曹,诗词让他的枯燥的工作生活多了一份色彩,同时也深深感染了周围人。

    我想,即使他没有在比赛中胜出,也是真实动人的。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才是读诗词的意义所在。

    下面开始荐书啦~~ 入门级别 说到诗词入门级别的书,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唐诗三百首》。即便是读《唐诗三百首》,也有各种版本的问题。

    艺绽君建议读中华书局出版的喻守真编注的《唐诗三百首详析》。 (虽然该书还有2005年的新版本,但艺绽君觉得1957年的这版封面真是好美▲) 而《宋词三百首》,名头不小,其实由于选词眼光不到位,还不如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唐宋词选》。

    《唐诗鉴赏辞典》和《宋词鉴赏辞典》也是比较通行、影响较大的书。这两部本书入选的唐诗、宋词,数量比较多,赏析比较详细,发行量也很大,各大书店基本上都有售。

    此外,马茂元编注的《唐诗选》,也是很有名的,汇集了堪称精华的五百首唐诗▼ 唐宋以外的诗词作品,可从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中选择,比如《诗经选》《三曹诗选》之类,都是名家编选、校注,品质值得信赖。 再上层楼读了《唐诗三百首》《唐诗鉴赏辞典》和《宋词鉴赏辞典》,可能会对唐诗宋词有了初步了解,不过对唐宋诗人当时的生活状态、历史背景比较难了解,更不用说他们的社交朋友圈和文化交流状况了。

    比如,为何现代人也和李白、王维、杜甫一样有不少的烦心事,却为啥写不出和他们一样好的诗词来呢?这就可以看一下作家袁凌的书《在唐诗中穿行》(东方出版社出版)▼ 这本书很好读,文笔比较轻松。在袁凌看来,唐代诗人与当下面对的困境是一脉相承的,因此选择用现代的视角重构唐代诗人的世界: “他们有欢乐有悲哀,有风雅也有困顿,而这种东西被我们忽略。

    这本书的大量内容是每个诗人面对真实生活的态度,它不像王小波的传奇笔法,也不是张大春追慕诗人轶事。你可以从唐诗中感受现代意识,现代人也可以理解唐代诗人的感受。”

    如果您还觉得不够满足,可以读一下文学批评家张定浩的著作《既见君子》▼ 该书从《诗经》、《古诗十九首》到魏晋、唐朝诗人,均娓娓道来。文体很特别,混合了三种体裁:诗论、诗歌史及诗人传记、书写作者个人阅读经验的读诗记。

    这本书各章节的标题,不是体裁、诗歌或绝妙好辞,而是曹子建、阮嗣宗、陶渊明这些古代诗人的姓名。 《既见君子》构建古人生命与今人生活的关系,让那些古代的诗歌和诗人,能够震荡我们今日的生命,照亮我们今天的生活与生命选择。

    张定浩融汇古今,潇洒随性,文笔优美,读毕令人为之击节赞叹。 专业级别看了前面推荐的几本书,您还觉得不过瘾,恭喜您,您已经进入古典文学专业级别了!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必须看。

    这本书是经典著作,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的版本都不错。读了这本书,对诗词境界应该有更深刻的体会了。

    除了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顾随诗词讲记》也不可错过。《顾随诗词讲记》于2006年4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是根据顾随的学生、著名诗词研究专家叶嘉莹20世纪40年代的课堂笔记整理而成的。

    ▼ 顾随生前籍籍无名,但其学贯中西,讲起课来旁征博引,给听课者极深的审美感受与启迪。叶嘉莹曾经多次聆听顾随讲授的课程,每次都受益匪浅。

    她曾说: 我自己虽自幼即在家中诵读古典诗歌,然而从来未曾聆听过像先生这样生动而深入的讲解,因此自上过先生之课以后,恍如一只被困在暗室之内的飞蝇,蓦见门窗之开启,始脱然得睹明朗之天光,辨万物之形态。 现在各类诗词鉴赏的书籍层出不穷,良莠不齐,但顾随的《顾随诗词讲记》无疑站在了一个高处。

    顾随多有独到见解,比如认为曹操若事业上失败了,那么他的诗一定会更。

    《中国诗词大会》第3季:中国人为什么要读古诗词

    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雷海为在舞台上不急不躁、淡定从容的气质,得益于脑袋里上千首诗词的储备。

    采访时,雷海为说,他对诗词的兴趣,是父亲从小培养的。

    小时候,父亲会把古诗写出来,贴在墙上教他朗诵。父亲这么做是希望自己的儿子能成为一个有文化涵养的人,将山川湖海藏于心中。

    而真正让他对诗词产生浓厚热情的,是2004年他在上海打工时,偶然地读到了一本叫做《诗词写作必读》的书,搞懂了诗词的基本格律,从此对诗词的热爱“上了好几个台阶”。

    他一有空就去书店背诗,回家再默写,第二天再去校对。就这样,10多年后,他熟记于心的诗词,已经过千了。即使是现在工作繁忙,他也会在等餐或者休息的间隙读古诗词。

    董卿问他为什么会爱上诗词。他说:“我当时读诗纯粹是出于自己对诗词的一个热爱去读去背,去感受古人的那种思想感情和意境。”

    如此纯粹的想法,令在场观众极为动容,掌声四起!有网友评价,雷海为出现在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上,让中国传统文化真正地活了起来!他最终获得冠军,不仅超越人们对外卖小哥的认知,还超越人们对诗词的认知!

    读诗是一种精神,更是品格。作家卡佛在《传闻》中写道:一个人忙得连读诗的时间都没有,根本不是生活。

    诗词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文字上的美,还有情感的寄托。每日读诗,再平凡的生命,终会散发不一样的光芒。就如雷海为一样。

    节目录制结束后,郦波老师在场外对观众说:就是我们这种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雷海为身上绽放出光芒,更能证明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诗词的伟大,我们文化血脉的伟大。

    但其实那些古老的诗词所给予我们的远比一场比赛所得更具光芒,那些从文字里流露的美、意境和精神点亮了我们每一个人心中的脆弱、恐惧和迷茫,不断提高着我们的文化修养、净化着我们的灵魂,开阔我们的视野,以求得身体和精神上的健康!

    诗词入门基础:怎样读诗词

    古诗词阅读赏析古诗词,必须读懂古诗词。

    直接进行古诗词赏析训练往往难以奏效,不如先做阅读训练,然后引导学生赏析。【阅读方法】一、读诗题。

    古诗词,除一部分词、曲只有词牌、曲牌外,多数是有标题的,它们或标明写作对象,写作重点,或表现感情基调。如《春夜洛城闻笛》就交代了时间、地点及引发情感的事件。

    《听邻家吹笙》“凤吹声如隔彩霞”,扣“吹笙”;“不知墙外是谁家”,扣“邻家”;“疑是碧桃千树花”,仍是扣题,即笙声产生的幻觉(注意“疑”字),并非描写“庭院美景”。二、读“明示”。

    古诗词表达的思想情感往往是蕴含在形象之中含而不露的。但也有些诗词中个别词句明示着思想情感倾向,阅读时对这些可贵的信息应圈点出来,结合全诗加以体会。

    如赵嘏《江楼旧感》“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起句“独上”,表现了诗人孤单的身影,孤独的情感,第三句“同来”与之呼应。“思渺然”,直接表露出茫然怅惘的情思。

    这种情思产生的原因就在三、四句。再如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伤心”、“愁”触景伤怀,孤独生愁;表现全词感情基调;“空”表现苦等无果;“归程”明确表达思归之情。

    高考所选诗歌,大都是绝句律诗。绝句一般是“卒章显志”。

    第四句明示主旨,如《峨眉山月歌》“思君不见下渝州”,《春夜洛城闻笛》“何人不起故园情”等。律诗一般是一二联写景叙事,三四联议论抒情,如杜甫的《旅夜书怀》《登岳阳楼》等。

    三、读形象。诗歌形象包括物象(意象)和人物形象。

    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往往有比较稳定的含义,如杨柳、春草、残荷、禾黍、菊、梅、竹、杜鹃(子规)、沙鸥等等。但又不能机械地理解,如“杨柳”一般用来抒写离情别绪,但在“杨柳青青江水平”“月上柳梢头”“柳暗花明又一村”等句中的“柳”则不谐音“留”,与离情别绪无联系。

    意象应联系起来看,多个意象组合起来,形成意境。如有的学生看到“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就将“无人见”、“傍母眠”片面地理解为杜甫的孤独寂寞。

    联系其它意象如“糁径杨花”、“点溪荷叶”等看,诗人描写的是暮春之景的生机和意趣,表现的是喜爱之情,并无孤独寂寞之感。人物形象,有的是描写客体的形象,如“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更多的是抒情主公(诗人)的形象,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表现的是抒情主人公(诗人)玉洁冰清的情怀。四、读注释。

    注释有交待写作背景的,有解释疑难字词的,有揭示典故含义的。它们对理解诗词具有一定的作用。

    如2004年高考天津卷《听蜀僧濬弹琴》,提供了三条注释。“①绿绮:古代名琴。

    ②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③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钟,霜降而鸣。”

    这三条注释分别写到了名琴,听者的感受以及琴声与钟声的交融。据此可推测理解本诗的基本内容。

    五、读“有无”。无中见有,有中见无。

    古诗词言简意赅,是浓缩的作品,有很多空间需要读者去合理填补。如“西出阳关无故人”,无中见有:再见不到故人,只见到黄沙、西风、夕阳残照,只有绵绵无尽的思念之情……“唯见长江天际流”,有中见无:只见流向天际的长江水,而极目远眺也望不到友人的船帆,友人随舟远逝,思念逐水而来。

    “山围故国周遭在”,“周遭在”,而城已空,往日的繁华已不复存在。类似的还有“国破山河在”,“空有姑苏台上月”等句。

    六、读类型。读诗时,根据题材了解所属类型,有助于对诗的理解。

    如写景诗、咏物诗、送别诗、边塞诗、咏史诗、游子思归诗、思妇怀人诗等等。【综合阅读示例】以上提供几条古诗词阅读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阅读时应全面观察,整体把握,综合分析,贯通诗意。

    例一 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策马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读诗题:即已明确了类型为“边塞诗”,主旨是“怨”。2、读形象:“金河”“玉关”“青冢”“黑山”等,都是边塞地名,是“征人”生活和战斗的环境。

    3、读“明示”:“怨”字已明示了情感基调、全诗主旨。为何而“怨”?从“岁岁”“朝朝”看,调动频烦,戍边无期;从生活环境(形象)看,气候寒冷,景色单调。

    4、读“有无”:年年岁岁,朝朝暮暮,只有紧张的备战,单调的生活;而无亲人团聚、天伦之乐,无耕读种织、故土温情……例二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1、读诗题:交代了对象、去向、事件。

    这是一首送别诗。2、读“明示”:“断人肠”,表达送别时的心情:愁闷、无奈。

    3、读形象,读“有无”:“荆吴”即诗题中“江南”;“水为乡”“春江”,抓住江南水乡的特点写;“渺茫”,一语双关,既写春江烟波浩渺,又写心情茫然惆怅。人物形象:“何处泊”,既表现了友人的漂泊不定,又表现了诗人对他的担忧。

    “天涯一望”写友人漂泊天涯,举目一望,不见诗。

    中国诗词大会读后感第二段怎么写

    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于春节期间开播以来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节目中多位具有深厚古诗词素养的年轻学生更是实力“圈粉”,被网友称赞“腹有诗书气自华”。学者表示,兼具典雅韵律与人文精神的古诗词在现代社会仍能引发情感共鸣,要加强古诗词的审美教育,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年轻人中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不靠颜值靠才情 年轻学子频获赞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念出《诗经·七月》中这句名句的,不是学者教授,而是来自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的16岁高一女生武亦姝。她在2月1日《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中战胜北京大学博士生陈更,成为新擂主。诗词量2000首,答题时气定神闲,还有高颜值,有网友感叹武亦姝“满足了自己对古代才女的所有想象。”

    这位把陆游、苏轼、李白封为自己“三大偶像”的“00后”说:“喜欢诗词是一件很单纯的事,古典诗词中蕴含的美感和情意,在现代语言中很难找到。”

    而在《中国诗词大会》上,像武亦姝这样的高手还有很多——

    13岁的初一学生叶飞,擅长用文言文写作,小小年纪就有不俗的诗词积累;

    上海文来中学学生侯尤雯,2岁开始读诗,曾获上海市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一等奖,为本届诗词大会从百人团刷入挑战赛的最小年龄选手;

    北大博士生陈更,工科出身,却满腹文才,是连续多场的擂主……

    此外,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等学者,也因为在节目中对古诗词引经据典、信手拈来的精彩点评,受到网友热捧。网民“月亮abby”说:“看了节目,体会到诗词的意境美,和诗人的胸怀,原来中国古诗文这么有趣。”

    除了擂台上那些“行走的诗词库”,节目中的“百人团”也值得尊敬。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中国诗词大会》学术总负责人李定广说,“百人团”选手绝大部分是年轻学生和各行业的普通人,年龄上以“90后”“00后”为主,有些是父母比赛子女看,有些是子女比赛父母看。“古诗词在家庭教育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

    古诗词能与年轻人情感共鸣

    武亦姝在接受采访时说,通过读《放翁词》,她能够感知陆游性情中可爱有趣的一面,他的作品有一种很特殊的温柔和深情,有时候也可以很明快、很清新;而苏轼“可以根据人生境遇调整心态”,读东坡词让人有好心情,不知不觉中,苏轼豁达的人生观也让她有勇气笑对各种人生挑战。

    “尽管时空相隔,但古诗文中蕴含的情感是贴近当下的。”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校长、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说,诗文是古代文人墨客基于对心态、社会的理解进行的创作,其中包含了很多人生的共同体验。“不管是古代人还是现代人,都对美好的事物有向往之情,当人们遇到挫折和烦恼时,心灵也同样需要一个宣泄的出口。”

    李定广说,中国古诗词韵律齐整,用语凝练,有音乐性又给人留下想象空间,是为“天然美”,常读常背古诗词能够培养孩子良好的语感和美感。此外中国古诗词还具有“内涵美”,体现在情感充沛,具有人格力量。

    在《中国诗词大会》近日一场比赛中,选手王轶隆身患癌症的母亲病情出现反复,王轶隆决心暂别赛场为母亲尽孝。李定广认为,学习古诗词不仅是学知识,更是传承品德与精神。“爱国、爱家、爱生活是古诗词的重要题材,这些共通的个人情感和人性思考,可以在年轻人中间引起共鸣。”

    专家还表示,雅与俗此消彼长,在网络文化流行的今天,学习古诗文也能够让年轻人提升审美素养,提高语言表达层次,对抵御粗鄙的网络语言发挥积极作用。

    今天该如何学习古诗词?

    公众对中华古诗词的日渐关注和喜爱,让李定广欣慰,但他表示,目前大部分人学习古诗词还是基于实用主义,尽管中小学教材中古诗词比重较以往有所增加,但教学仍以应试为主,老师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学生体会不到诗词的意境和美感,留在脑子里的不过是文字符号而已,且只会让学生觉得“好难”“没意思”。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申小龙说,不能像教外语一样,去精确分析一首诗词每个字、句的意思,或是用现代汉语把诗词解释得太直白。“每一首古诗词,不同人应该有不同的体验,而不是老师给出的标准答案。”

    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加强古诗词的审美教育。李定广说,教师应更多阐释诗词的美妙之处,从艺术和情感两方面讲明其美在何处、妙在何处,引导学生自然地、自发地体会诗词中的温暖和情意。

    专家表示,公众关注诗词大会,其实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近。传统文化教育需进一步切合时代,精心选择内容,并利用现代传媒方式进行传播,也不排斥健康的娱乐化形式。从社会角度而言,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相互促进。

    诗词大会上的那些开场诗︱回顾董卿都念了哪些诗词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出自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出自朱熹的《春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自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第一篇

    《诗经》里的名句相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 《旅夜书怀》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曹操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岳飞的《满江红·写怀》,“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曹植《白马篇》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的 《回乡偶书》

    高适 《除夜作》 “故乡今夜思千里,双鬓明朝又一年。”

    杜甫《月夜忆舍弟》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 《蜀相》

    王梵志 《立身存笃信》 “立身存笃信,景行胜将金。”

    纳兰性德 《蝶恋花》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杜牧的《江南春绝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文天祥的《正气歌》

    陆游的《金错刀行》“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苏轼的《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集句 东坡的诗 :“人间有味是清欢,照水红蕖细细香。长恨此身非吾有,此心安处是吾乡。”

    沁园春·雪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出自刘禹锡《秋词二首》(其一)。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清平乐·会昌》。

    “莫从子厚返文王,风物长宜放眼量。踏遍青山人未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诗词选句。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杜秋娘《金缕衣》

    读诗词应该怎么读才能读出精髓

    一、首先关注诗歌的题目

    在诗歌鉴赏中,对诗歌的题目进行关注,有时会获得出乎意料的帮助。如李白的《送友人》这首诗的诗题就直白地告诉我们,这是一首送别友人的诗作,再对诗歌的内容细加分析,我们就清楚地理解诗歌表达的是诗人对友人真挚的惜别之情。再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题名点明时间、地点,为我们理解内容作了铺垫。白朴的《天净沙·秋》题名交代了作者所描写、咏叹的季节,为我们的分析指明了方面。可见,分析诗歌不能忽略从题目入手。

    二、其次关注诗歌的作者

    诗歌作品是作者在特定时期思想感情的反映,它离不开诗人的生平经历、性格特点,也离不开产生诗作时具体环境和事件的刺激。如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这首诗是王安石在推行新法受到挫折,辞去宰相职务,回到金陵家中闲居时所作。当时的王安石绝口不提国事,终日的游山玩水,关心农事。诗歌描写了诗人所居住的乡间优美的自然景色和闲适的乡村生活,反映了诗人在辞去一切杂务退隐后的淡泊与宁静的心情。不了解作者的这段经历,也许你就不能很好地理解作者在褪尽繁华过后的悠然与宁静,也许也就将这首诗当作是一首普通的描写山村景物的诗歌来赏析。

    另外,分析诗歌,如果能对作者的风格有初步的了解,也会对我们鉴赏诗歌带来一定帮助。如我们了解了苏轼“词开豪放一派”,那么理解《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作者志在杀敌卫国的爱国热情和豪迈的英雄气概就易如反掌了。了解了李清照的词婉约凄切,那么理解《一剪梅》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又有何难处呢?

    当然也应该注意的是,所谓风格,是指诗人写作的主调,并非没有例外。比如苏轼是北宋豪放词派之首,但是他的诗作《饮湖上初晴后雨》却是写得清丽温婉。

    三、再者用想象和联想手法去理解诗歌

    诗人创作诗歌的重要手段是想象和联想,运用想象和联想来创造意象。那么,要理解诗歌,也要凭借想象和联想。这些想象和联想很可能对深入理解诗词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在理解这句诗句的时候,我们如果展开想象的翅膀,马上就会在眼前浮现出这样一幅景象“沉船旁边,有千舟扬帆驶过;老病倒下的枯干前,有万树郁郁葱葱”,再展开联想,作者不会只是在说“沉舟”和“病树”吧?对了,应该说的是作者本人对未来人生的一种信念。再联系之前对仕宦沉浮、世事变迁的感慨,我们读出了作者情感的转变,也读出了作者在困境中坚忍不拔的意志。

    中国诗词大会用过的诗句

    昨夜西风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