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篡改的危害
1.随意篡改成语,滥用文字的危害400字
在我们的生活中,只需稍稍留心,便可以发现,有很多媒体广告都是篡改成语而来。我认为这样很不合适。
现在,一些商家为追求广告效应,吸引“眼球”,玩起了文字游戏,给一些成语改头换面,如“默默无蚊”、“快治人口”、“咳不容缓”、“口蜜腹健”、“随心所浴”等。虽然也有益处,但也有很大的弊处。
这些广告创意,对广告商有非常大的好处。它朗朗上口、简明易记、使人一看就明白。广告商可以从中获得更大的商机。
但这些做法不仅改变了成语的本意,给人以一种胡乱搬用、牵强附会的感觉,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亵渎。尤其是我们小学生,看多了这些广告,视线和判断能力会被误导,他们会误以为成语原本就是这样。倘若任由此现象蔓延,篡改过的成语将泛滥成灾,成语将失去最初丰富的含义,那真是对民族文化的糟蹋。
所以,我们大家要一起行动起来,努力将广告中错误的成语恢复原本的“模样”。“凡事有利必有弊”。我们可不能只认识到一个面啊!
2.对古典诗词的浅尝辄止有何坏处
对古典诗词的浅尝辄止的坏处 :不能真正理解诗词里主人公和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言为心声,诗歌更是真情所致,自然流露. 诗歌通过形象典型地反映生活.诗歌的情感常常能聚和蕴含在艺术形象之中.较之其他文学作品,诗歌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典型性.“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不顾身陷困境、依然无时无刻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也无法真正了解诗歌通过意境表达的思想感情.古典诗歌具有精炼和含蓄的特征.诗歌的语言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神秘的符号系统,它不但含有一种抽象化系统化的理性意蕴,更含有情感的美感.而中国的古代诗歌最擅长用最少的语言表现出最丰富的内容和思想,这就是古代诗歌极精炼的特点.
浅尝辄止 : 浅:初步;辄:就;止:停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比喻不肯下功夫深入钻研。
出 处 : 清·彭养鸥《黑籍冤魂》:“此物非不可尝,苟文人墨客,浅尝辄止,用以悦性陶情,有何不可?”
3.篡改古诗算不算错
转意:
《西洲曲》是南朝乐府里最美的抒情诗,却不止是写情,连写景亦开出一片新天地,好比女娲补天造人,大气象竟还是由女人这里开出来。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开出《春江花月夜》的写景气象,张若虚孤篇横绝,终成大家。亦是由这小小女子的情思发轫。结句更难得,不知被李白化了多少意去。他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梦游天姥吟留别》)和“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金乡送韦八之西京》)等,明显是受到《西洲曲》里“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的启发。
篡改:
《节妇吟》所以美,所以引人共鸣,正是因为它真实的反映了情感乃至人性深处的挣扎,节妇的节不在于她没有经历过诱惑,从来没有动心,而在于她也曾心动不舍,先接后还的矛盾最是伤人。如果这句诗,只消像宋朝的酸儒们自作聪明的改一个字,将“恨不相逢未嫁时。”改作“何不相逢未嫁时。”立刻没有了爱恋难舍的矛盾,纯粹是婉拒,味道就全不对了。
再看看我们的清末写出”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的叫苏曼殊的人,却也让人看得泪水淋漓啊!
说到这里,应该明白了吧?只要是你的心声,然后随感情自然而意化出来的,就是好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