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孝心的诗词和名言

1.有关孝心的诗句
关于孝心的诗词、诗句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别老母【清】黄仲则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十五》【宋】王安石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岁末到家》【清】蒋士铨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母别子》【唐】白居易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墨萱图》【元】王冕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送母回乡李商隐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慈乌夜啼白居易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诗经·邶风·凯风》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睍睆黄鸟,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翻译:飘飘和风自南来, 吹拂酸枣小树心。
树心还细太娇嫩, 母亲实在很辛勤。飘飘和风自南来, 吹拂酸枣粗枝条。
母亲明理有美德, 我不成器难回报。寒泉寒泉水清凉, 源头就在那浚土。
儿子纵然有七个, 母亲仍是很劳苦。小小黄雀宛转鸣, 声音悠扬真动听。
儿子纵然有七个, 不能宽慰慈母心。《晒 旧 衣》卅载绨袍检尚存,领襟虽破却余温。
重缝不忍轻移拆,上有慈母旧线痕。《忆母》倪瑞璿河广难航莫我过, 未知安否近如何。
暗中时滴思亲泪, 只恐思儿泪更多!《燕诗示刘叟》白居易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
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豫章行李白胡风吹代马,北拥鲁阳关。
吴兵照海雪,西讨何时还。半渡上辽津,黄云惨无颜。
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
白杨秋月苦,早落豫章山。本为休明人,斩虏素不闲。
岂惜战斗死,为君扫凶顽。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
楼船若鲸飞,波荡落星湾。此曲不可奏,三军鬓成斑。
西上辞母坟【唐】陈去疾高盖山头日影微,黄昏独立宿禽稀。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嘱早归。
将归旧山留别孟郊【唐】鲍溶择木无利刃,羡鱼无巧纶。如何不量力,自取中路贫。
前者不厌耕,一日不离亲。今来千里外,我心不在身。
悠悠慈母心,惟愿才如人。蚕桑能几许,衣服常著新。
一饭吐尺丝,谁见此殷勤。别君归耕去,持火烧车轮。
乌夜号【唐】李群玉层波隔梦渚,一望青枫林。有鸟在其间,达晓自悲吟。
是时月黑天,四野烟雨深。如闻生离哭,其声痛人心。
悄悄夜正长,空山响哀音。远客不可听,坐愁华发侵。
既非蜀帝魂,恐是桓山禽。四子各分散,母声犹至今。
《思母》唐·舆恭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礼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论语》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孔子长幼有序。——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运于掌。——孟子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孟子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孟子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
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
——孟子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2.和孝心有关的名言
子孝父心宽。〔宋〕陈元靓
大孝终身慕父母。〔战国〕孟轲
永言孝思,思孝惟则。《孟子》
尧舜之道,孝悌而已。〔宋〕李纲
诗书立业,孝悌做人。〔清〕王永彬
重情轻物,厚养薄葬。字严
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清〕王永彬
家贫出孝子,国乱识忠臣。《名贤集》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勿以不孝身,枉着人子皮。《劝孝歌》
忤逆不孝矣,三世果报然。《劝孝歌》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增广贤文》
深恩未报惭为子,浅薄不消羞作人。《格言集锦》
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宋〕何铸
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格言联璧》
生前厚养实为孝道;归后薄葬真乃贤儿。《格言集锦》
父虑后母虐,鸾胶不再续。
母虑孤儿苦,孀帏忍寂寞。 《劝孝歌》
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
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劝孝歌》
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
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劝孝歌》
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
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 《二十四孝·为母埋儿》
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
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春秋〕孔丘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
此庶人之孝也。 《孝经》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
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后汉书》
青山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
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对联集锦》
百行以孝为先。——宋怀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子孝父心宽。——陈元靓
事父母,能竭其力。——孔丘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薄,而耻智之不博。——张衡
孝顺就是孝敬父母,顺从父母。——《仿世言》
孝子之于亲也,爱之以心,事之以财。——《战国策》
3.关于孝顺的名言关于诚信的名言
孝顺汇编一段,供大家分享: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弟子入则孝,出则弟.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千万经典,孝义为先.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首孝弟,次谨信.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4.有关孝敬长辈的古诗和名言
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2、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3、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
——高尔基4、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5、母爱胜于万爱。
——莎士比亚6、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7、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礼记》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论语》9、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10、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孔子11、长幼有序。——孟子1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13、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14、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孟子15、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16、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
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孟子17、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18、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19、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20、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孟子。
5.关于孝心的诗句
1、别老母
清黄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译文::因为要去河梁谋生,所以把帷帐撩起,依依不舍要向年迈的母亲辞别,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不由泪下不停,眼泪也流干了。
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却要掩柴门凄惨地远去,不禁令人兴叹: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
2、墨萱图·其一
元代:王冕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译文:慈祥的母亲倚着门盼望着孩子,远行的游子是那样的苦啊!对双亲的奉养每天都在疏远,孩子的音讯每天都不能传到。
3、慈乌夜啼
唐白居易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
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译文:以前有位名叫吴起的人,母亲去世竟不奔丧。哀叹这类的人,他们的心真是禽兽不如啊!
4、元夕二首
明·王守仁
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
译文:此时余姚家里的厅堂上灯火通明兄第们都来了,父母也一定思念我独自一人在遥远的地方。
5、沁园春·题潮阳张许二公庙
宋·文天祥
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
译文:做儿子的能死节于孝,做臣子的能死节于忠,那就是死得其所。
6.关于爱心孝心的名言俗语
1、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注释: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
2、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出自(春秋)《论语·为政第二》。 注释:孔子说:“当今的孝子,只是说能够供养父母就行了。
就是狗马,都能得到饲养。若对父母不孝敬。
那供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3、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注释: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明确的去处。“ 4、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注释: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
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衰老而担忧。“ 5、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出自《劝报亲恩篇》。 注释: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
6、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出自《劝报亲恩篇》。
注释: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意,面带欢笑。 7、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出自《劝报亲恩篇》。 注释: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
8、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出自《劝报亲恩篇》。
注释: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 9、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
——出自《劝报亲恩篇》。 注释:要时刻体贴、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