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伴对什么
1.诗名里带伴字的诗词有哪些
1、《寄朱元晦长句,以牛尾狸、黄雀冬猫笋伴书》宋·杨万里 大武尾裔名季狸,目如点漆肤凝脂。
江夏无双字子羽,九月授衣先著絮。
2、《和潘接伴韵》宋·虞俦 久矣闻名忻识面,哦诗一字果何难。笔端风月窥天巧,句里冰霜饱岁寒。
3、《伴登临/采桑子》宋·贺铸 中吴茂苑繁华地。
冠盖如林。桃李成阴。
若个芳心、真个会琴心。高秋霁。
4、《西江月·伴我鹿车鱼釜》宋·无名氏 伴我鹿车鱼釜,从伊裙布钗荆。年年七月甫三旬,今日生朝资庆。
二女长。5、《接伴书怀》宋·曹勋 客路空过桃李春,塞尘温遍马蹄痕。
荠花如雪苔苗老,应有垂杨绿荫门。
6、《引伴宣事惠诗六首过有褒称且及其叔子文之旧》宋·晁说之 白发萧条到海滨,秋风邂逅故园人。三千红锦巧为帐,百万黄金肯买邻。
7、《接伴贺天申节北使至阙》宋·葛立方 流虹寿节庆升平,嵩岳遥呼万岁声。
毳幕奉琛充日阙,采船卷旆息云程。
8、《次韵王都尉团练押赐高丽归使宴射赠馆伴舍人》宋·苏颂 通侯年少侍中郎,主客名园满国香。赐酒九行勤貊使,一帆千里送吴航。
9、《与副伴王领卫论弈象》宋·袁说友 轻兵三十二,一著见安危。
疋马渡河日,单车驰敌时。棘门漫儿戏,淝水。
10、《望江南·随身伴》清·曹雪芹 随身伴,独自意绸缪。谁料风波平地起,顿教躯命即时休。
孰与话轻柔?。11、《残春晚起伴客笑谈》唐·白居易 掩户下帘朝睡足,一声黄鸟报残春。
披衣岸帻日高起,两角青衣扶老身。
12、《如梦令·谁伴明窗独坐》宋·向滈 谁伴明窗独坐。和我影儿两个。
灯烬欲眠时,影也把人抛躲。无那。
无那。13、《虞美人·金钗尽醉何须伴》宋·谢薖 金钗尽醉何须伴。
萸糁浮杯乱。黄花香返岭梅魂。
好把一枝斜插、向乌云。14、《忆少年·年时酒伴》婉约诗 宋·曹组 年时酒伴,年时去处,年时春色。
清明又近也,却天涯为客。念过眼、光。
15、《小重山·谁向晴窗伴素馨》宋·张元干 谁向晴窗伴素馨。兰芽初秀发,紫檀心。
国香幽艳最情深。歌白雪,只少。
16、《西江月·醉伴三千珠履》宋·曾觌 醉伴三千珠履,如登十二琼楼。壶天澄爽露华秋。
滟滟金波酾酒。罗扇不。
17、《卜算子·冷蕊伴疏枝》宋·沈端节 冷蕊伴疏枝,一笑何时共。江北江南两处愁,忍看花影动。
旅泊怕逢春,。18、《蝶恋花·老去怕寻年少伴》宋·辛弃疾 老去怕寻年少伴。
画栋珠帘,风月无人管。公子看花朱碧乱。
新词搅断香。19、《小重山·曾伴芳卿锵佩环》宋·蒋捷 曾伴芳卿锵佩环。
西风吹梦断,堕人寰。假饶无分入雕阑。
窥妆镜,也合。20、《邀花伴》唐·孟郊 边地春不足,十里见一花。
及时须遨游,日暮饶风沙。
21、《伴僧行》唐·元稹 春来求事百无成,因向愁中识道情。花满杏园千万树,几人能伴老僧行。
22、《秘省伴直》唐·张乔 乔枝聚暝禽,叠阁锁遥岑。
待月当秋直,看书废夜吟。残薪留火细,古井。
23、《秘阁伴直》唐·郑谷 秘阁锁书深,墙南列晚岑。吏人同野鹿,庭木似山林。
浅井寒芜入,回廊。24、《南省伴直(甲寅年自江南到京后作)》唐·韦庄 文昌二十四仙曹,尽倚红檐种露桃。
一洞烟霞人迹少,六行槐柳鸟声高。
25、《鹧鸪天·谁伴闲人闲处闲》金·段成己 谁伴闲人闲处闲。梅花枝上月团团。
陶潜自爱吾房好,李白休歌蜀道难。
26、《鹦鹉曲 南城赠丹砂道伴》·冯子振 长松苍鹤相依住。骨老健称褐衣父。
坐烧丹忘记春秋,自在溪风山雨。有。
27、《寄题严居厚伴钓轩》宋·陆游 人生有至乐,莫若江湖中。千钱买短(左舟右付),青箬织孤篷。
潮生鼓。28、《如梦令·谁伴明窗独坐》宋·李清照 谁伴明窗独坐,我共影儿俩个。
灯尽欲眠时,影也把人抛躲。无那,无那。
29、《好事近·灯火伴空斋》现代·顾随 灯火伴空斋,恰似故人亲切。无意开窗却见,好一天明月。
欣然启户下阶。30、《同年杨廷秀秘监接伴北道,道中走寄见怀之什》宋·范成大 昨遣长须迓诗老,人言已过阊门了。
梅边肠断傍寒溪,诗老官忙应未知。
31、《依韵和永叔都亭馆伴戏寄》宋·梅尧臣 去年锁宿得联华,二月墙头始见花。今日都亭公感物,明朝太学我辞家。
32、《子华学士儤直未满遽出馆伴病夫遂当轮宿辄成》宋·欧阳修 万钉宝带烂腰环,赐宴新陪一笑欢。
金马并游年最少,玉堂初直夜犹寒。
33、《十六夜月色佳甚对酒效乐天体招酒伴赏月》宋·舒岳祥 八月十六夜,清凉明月天。新酒虽未熟,陈酒喜未乾。
早稻有余饭,轻衫。34、《正月五日与馆伴耶律防夜讌永寿给束赴留别》宋·王珪 万里来持聘玉通,今宵宾燕为谁同。
羌歌自醉天山北,汉节先随斗柄东。
35、《九日无酒仍不见菊唯岩桂一瓶伴此岑寂》宋·喻良能 白衣不至酒难赊,兀坐晴窗独饮茶。今日重阳对岩桂,昔年百本看黄花。
36、《伴书回寄建康张总卿》宋·张镃 湖上初晴擅晓凉,一缄俄坠读书床。
月卿星使年年忆,雪白兰薰字字香。
37、《太庙乐章·皇帝还伴乾安之曲》宋·周麟之 於穆清庙,明禋是躬。卿士骏奔,助我肃雝。
灌鬯已事,精诚交通。却立。
38、《赠钓伴》明·陈宪章 短短蒌蒿浅浅湾,夕阳倒影对南山。大船鼓枻唱歌去,小艇得鱼吹笛还。
39、《伴老》明·娄。
2.诗歌中的意象是什么
意象就是(物)象与(情)意的组合.即诗中的形象,它不仅包含人物形象,也包括诗中所写的景和物,还包含了作者的情思。诗歌意象因物象的不同,有的是景,有的是物;有的是事,有的是人;有的是单一的,有的是多个的。
如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词人的怅惘心境正是由“缺月”、“疏桐”、“幽人”、“孤鸿”、“寒枝”等意象来表达的.
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由“竹林”、“孤琴”、“长啸”、“明月”等构成了清幽绝俗的意境.
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花”、“江水”两个意象就足以说明白居易的快乐生活.
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通过“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就能知道所传达出来的是伤别情怀.
3.古诗词中的意象
古诗词一般的意象荟萃如下,还给你举例,相信你受益匪浅。
月。望月怀人、思乡。
唐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菊。
象征着隐逸的风度、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东晋陶渊明《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唐元稹《菊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梅。
凌霜傲雪,品格高洁。宋陆游《卜算子?咏梅》:“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元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莲。
“莲”与“怜”同音,故常以“莲”表达爱情。南朝乐府《西州曲》:“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莲,出污泥而不染,更是超凡脱俗的象征。兰。
高洁的情操,隐士的象征。宋杨万里《兰花》:“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士家。”
松。傲霜斗雪,坚贞不屈。
三国魏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唐李白《赠书待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梧桐。凄凉悲伤。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宋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元徐再思《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杜鹃。
凄凉、哀伤的象征,也以此表达幽深的乡思。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宋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鹧鸪。象征着旅途的艰险和离愁别绪。
唐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寒蝉。悲凉的象征,既引发思乡之情,又触动离愁别绪。
唐虞世南《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鸿雁。
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隋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唐欧阳修《戏答元珍》:“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另外,鸿雁传书也是一个特定的意象,唐杜甫《天末怀李白》:“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柳。送别,思念,惜别怀人。
唐王昌龄《闺怨》:“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宋徐俯《卜算子》:“柳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
也可象征时世兴衰。唐韦庄《台城》:“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另外,柳絮的飘浮不定,也常作愁绪的象征。宋贺铸《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燕。在古诗词中意象非常丰富。
(1)表现春光之美,表惜春之情。元张可久《暮春即事》:“乌啼芳树丫,燕衔黄柳花。”
(2)爱情的象征以及对情人的思念。《诗经?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宋晏殊《破阵子》:“罗幔轻寒,燕子双飞去。”
(3)表现世道沧桑,抒发昔盛今衰、国破家亡的感慨和悲愤。唐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
宋文天样《金陵驿》:“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伴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孤灯。
羁旅凄凉,思乡怀人。唐马戴《灞上秋居》:“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唐杜牧《旅宿》:“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唐韦庄《章台夜思》:“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船。往往是漂泊的代名词。
唐杜甫《登岳阳楼》:“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宋苏轼《临江仙》:“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闻风静榖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也表现为无拘无束,自由旷达。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夕阳。苍茫,衰暮,对时光流逝、世事沧桑的悲叹。
唐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宋柳永《玉蝴蝶》:“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猿。
孤寂、愁苦的象征。唐王昌龄《送魏二》:“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唐韩愈《湘中酬张十一功曹》:“今日岭猿兼越鸟,可怜同听不知愁。”韩愈此为反话正说,更有韵味。
唐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或是阑(栏)干。这一意象在宋词中很多,这是很有意思的现象。
它往往象征着思念、寂寞、离愁,而且指向相对稳定明显。宋柳永《八声甘州》:“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宋晏几道《虞美人》:“曲阑干外天如水。昨夜还曾倚。”
宋秦观《满庭芳》:“凭阑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宋辛弃疾《摸鱼儿》:“闲愁最苦。
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以上全是我个人收藏的资料,今奉上共享。
4.古诗词中的意象
古诗词一般的意象荟萃如下,还给你举例,相信你受益匪浅。
月。望月怀人、思乡。
唐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菊。
象征着隐逸的风度、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东晋陶渊明《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唐元稹《菊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梅。
凌霜傲雪,品格高洁。宋陆游《卜算子?咏梅》:“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元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莲。
“莲”与“怜”同音,故常以“莲”表达爱情。南朝乐府《西州曲》:“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莲,出污泥而不染,更是超凡脱俗的象征。兰。
高洁的情操,隐士的象征。宋杨万里《兰花》:“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士家。”
松。傲霜斗雪,坚贞不屈。
三国魏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唐李白《赠书待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梧桐。凄凉悲伤。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宋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元徐再思《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杜鹃。
凄凉、哀伤的象征,也以此表达幽深的乡思。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宋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鹧鸪。象征着旅途的艰险和离愁别绪。
唐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寒蝉。悲凉的象征,既引发思乡之情,又触动离愁别绪。
唐虞世南《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鸿雁。
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隋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唐欧阳修《戏答元珍》:“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另外,鸿雁传书也是一个特定的意象,唐杜甫《天末怀李白》:“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柳。送别,思念,惜别怀人。
唐王昌龄《闺怨》:“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宋徐俯《卜算子》:“柳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
也可象征时世兴衰。唐韦庄《台城》:“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另外,柳絮的飘浮不定,也常作愁绪的象征。宋贺铸《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燕。在古诗词中意象非常丰富。
(1)表现春光之美,表惜春之情。元张可久《暮春即事》:“乌啼芳树丫,燕衔黄柳花。”
(2)爱情的象征以及对情人的思念。《诗经?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宋晏殊《破阵子》:“罗幔轻寒,燕子双飞去。”
(3)表现世道沧桑,抒发昔盛今衰、国破家亡的感慨和悲愤。唐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
宋文天样《金陵驿》:“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伴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孤灯。
羁旅凄凉,思乡怀人。唐马戴《灞上秋居》:“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唐杜牧《旅宿》:“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唐韦庄《章台夜思》:“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船。往往是漂泊的代名词。
唐杜甫《登岳阳楼》:“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宋苏轼《临江仙》:“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闻风静榖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也表现为无拘无束,自由旷达。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夕阳。苍茫,衰暮,对时光流逝、世事沧桑的悲叹。
唐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宋柳永《玉蝴蝶》:“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猿。
孤寂、愁苦的象征。唐王昌龄《送魏二》:“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唐韩愈《湘中酬张十一功曹》:“今日岭猿兼越鸟,可怜同听不知愁。”韩愈此为反话正说,更有韵味。
唐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或是阑(栏)干。这一意象在宋词中很多,这是很有意思的现象。
它往往象征着思念、寂寞、离愁,而且指向相对稳定明显。宋柳永《八声甘州》:“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宋晏几道《虞美人》:“曲阑干外天如水。昨夜还曾倚。”
宋秦观《满庭芳》:“凭阑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宋辛弃疾《摸鱼儿》:“闲愁最苦。
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以上全是我个人收藏的资料,今奉上共享。
5.古诗词中的意象都有哪些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ningmengchaqaz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1、植物类2、动物类3、乐器类4、自然类5、场所类1、植物类(比喻或象征):芳草、芭蕉、梧桐、松柏、竹子、梅花、兰花、菊花、牡丹、桃花、扬花。1、芳草:(1)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乐府诗: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2)表现生生不息和希望: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2、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3、梅花:洁、不屈不挠的品格。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卜算子》: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4、松柏:象征孤直顽强、坚贞不屈。《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5、竹:苍翠挺拔、蒸蒸日上、不屈不挠。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6、“柳”的意象(1)“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句,表现了柳永对恋人的怀念。(2)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抒发了许浑对故乡的无限牵挂。(3)”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
6.带有伴字的诗句
赠溪翁
王建
溪田借四邻,不省解忧身。
看日和仙药,书符救病人。
伴僧斋过夏,中酒卧经旬。
应得丹砂力,春来黑发新。
野寺后池寄友
张籍
佛寺连野水,池幽夏景清。
繁木荫芙蕖,时有水禽鸣。
通溪岸暂断,分渚流复萦。
伴僧钟磬罢,月来池上明。
友人竟不至,东北见高城。
独游自寂寞,况此恨盈盈。
喜闲
白居易
萧洒伊嵩下,优游黄绮间。
未曾一日闷,已得六年闲。
鱼鸟为徒侣,烟霞是往还。
伴僧禅闭目,迎客笑开颜。
兴发宵游寺,慵时昼掩关。
夜来风月好,悔不宿香山。
伴字已经标出,注意看哦
7.诗词中情景关系有哪几种
中国古典诗歌最讲究意境,意境指文艺作品中客观景物和主观情思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一般由情景关系构成。
这里的“情”指作者的思想情绪,欲望追求等;“景”指的作者之外的自然景物、事件、活动等。处理好二者关系成为诗歌创造意境的关键:情与景能浑然天成,则意境生成;情与景格格不入,则毫无意境。
古典诗歌情与景的关系有以下常见的处理方式。一、触景生情 人在常态下,其感情比较平静,但一旦受到外界特定情境的触发,本来潜藏于胸的某种思想感情就可能会被唤起而释放,从而凝成诗篇。
触景生情需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要有能够唤起情感活动的客观世界(景),二是创作主体要具备一定的能因客观世界激发出主观感情的心理灵敏感,三是创作主体要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因此生成的丰富的内心世界。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首联突出秋天寥廓凄凉的特征,景中渗情。
颔联视野开阔,写出夔州山城的地理特点,“触景”是具体的,又是宏观概括的。颈联写自身所处的境况——“万里作客”、“百年多病”。
尾联写由萧瑟的秋天和苍莽的山水及自身的境况共同唤起的感情——“艰难苦恨”、“潦倒”。就景而言,万木摇落的深秋,荒凉僻远的山城,本来有一种压抑苍凉的况味。
这种况味和杜甫自身的“老”“病”“艰难”的处境融合扩展,使悲怆情调愈见浓郁。全诗的意境,就是触景生情生成的意境。
诗中的景并非客观世界的单纯复现,而是经过作者苦心经营的,这个景已经具有一定的感情指向性。杜甫笔下的秋景本来就有萧瑟凄凉的况味,况且古代就有“悲秋”的传统,触凄凉景生悲苦情,符合人之常情。
这种景与情的相应,使意境更为感人。二、融情入景(移情入景) 所谓融情入景是指作者在创作时把先前饱藏于胸中的某种感情,外射到所描写的景物之中,使所描写的景物渗透着某种主观感情色彩,从而生成意境。
触景生情和融情入景的区别是:触景生情,情由景引起,同样的景往往唤起类似的情;融情入景,情感先行,诗人将情注入所描写的景中,不同的情会给景物著上不同的感情色彩。如欧阳修《戏答元轸》:“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夜间归雁生相思,病下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欧阳修青年时,曾被贬到宜昌峡州夷州做官。
夷州小城,地处偏远,山重水隔,眼下虽已是二月,但春天好像还未到小城一样。不过欧阳修那时还年轻,志向远大,因此虽然有山居的寂寞愁闷、“乡思”的缠绕,但更多的是伺机而发的热情。
眼前无花无春的景况,他并不感到悲伤绝望。诗中枝上的橘,欲抽芽的笋,都隐含一种新兴的萌发的希望,他坚信将来的道路会宽起来的,“野芳虽晚不须嗟”,暂时受抑仍保持昂扬的胸襟,每句中都有体现。
正是欧阳修的这种政治家宽解和远见,他的思想感情外射到山城早春的景物中,使景物着上温暖鲜明的色彩,读之使人精神振奋。三、情景相生(情景交融) 中国诗学特重情景相生,情景相生可以说是前两种情景关系的有机结合,情和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
神于诗者,妙合无垠”(王夫之《姜斋诗话》)。 抽去感情,孤立写景,诗歌就会失去灵性与感染力,从而失去生命。
单纯写情,离开了景的烘托,诗歌又会显得突兀,不自然,缺少形象性和含蓄性。惟有心物融合,才能写出意境浑成的佳作。
杜甫《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杜甫曾在成都担任过严武的幕僚,仅六个月就受排挤而辞职。严武死去后,他在成都孤苦无依,只得携家离开草堂,乘舟东下,再度漂泊,这首诗写于漂泊途中。
首联写“旅夜”所见的近景,月夜孤舟,微风阵阵,细草拂动,寂静与孤独笼罩一切。颔联写远景,境界阔大雄浑。
“垂”“涌”烘托平野的辽阔、大江的汹涌。这两句以磅礴开阔的气象反衬了首联孤舟夜泊的凄清情景,景中见情,情景交融。
颈联由写景转为抒情,以曲笔反语抒写无由施展胸襟抱负的愤懑不平。尾联触景生情,以景自况,用辽阔的“天地”反衬“一沙鸥”的孤独无依,沙鸥是孤舟,更是诗人。
全诗描写旅途月夜景色,抒发漂泊生活孤凄的苦闷,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成为情景相生的名作。四、显景隐情 中国古典诗歌的抒情偏重含蓄蕴藉,唐司空图主张要有“韵外之致”“象外之象”“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在情与景的关系中,显景隐情表现为全篇都是景物描写,作者的情感倾向,几乎不出现在诗歌的文本中,作者的情感隐藏在景物画面中。这种意境创造的方法,与移情入景不同的是,落实到文字上的情感词极少,作品的感情指向性相当隐蔽。
至于此中的感情,要读者反复吟咏体味,才能领略其言外之意,获得回味无穷的审美感受。如韦应物《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